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5. 正文

10亿,石药拿下重磅新药

来源 | 赛柏蓝 作者 | 小春 谁会是第一个挖到金子的人?值得期待。 01 石药官宣大动作 8月23日晚间,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康宁杰瑞就康宁杰瑞在研的HER2双特异性抗体KN026达成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子公司津曼特生物将获得KN026作为单药及联合PD-L1

来源 | 赛柏蓝

作者 | 小春



谁会是第一个挖到金子的人?值得期待。



01


石药官宣大动作



8月23日晚间,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康宁杰瑞就康宁杰瑞在研的HER2双特异性抗体KN026达成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子公司津曼特生物将获得KN026作为单药及联合PD-L1/CTLA-4双抗KN046治疗乳腺癌、胃癌的中国权益,同时与康宁杰瑞共同开发KN026其他适应症,包括KN026单药及联合用药。


而康宁杰瑞则将获得最高10亿元的预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其中包括收取1.5亿元的预付款、最多4.5亿元的开发里程碑付款,不超过4亿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此外,还可获得两位数的分级销售提成。


公告显示,KN026是康宁杰瑞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目前正在中美同步展开多项I/II期临床研究,用于评估治疗HER2中低表达或HER2阳性乳腺癌、晚期HER2阳性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及其它HER2阳性实体瘤等适应症的潜力。


02


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KN026在全球的HER2双抗中,研发进度处于领先地位。


晚期乳腺癌方面,KN026的临床数据反映优于曲妥珠联合帕妥珠的疗效。此外,因为注射一次更加方便,预计患者接受该药物的意愿更高。在治疗后线胃癌方面,KN046+KN026 组合已经在之前的临床中表现了大幅度优于二线胃癌方案的早期数据,并获得 FDA 授予孤儿药认定,有望于2023年递交上市申请。据此,海通证券分析指出,其胃癌这一适应症的上市成功率在70%,并且有望获得较大市场份额。


此前,康宁杰瑞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推进KN026与泰索帝(Docetaxel) 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根据协议条款,在达到特定临床里程碑后,赛诺菲将有权在独占期内协商获得 KN026的独家许可引进权。


双特异性抗体研发难度大,合作研发有利于加快药物商业化进程。此外,海通证券认为,如果KN026达成占据HER2市场空间达三分二的美国及欧洲 license-out,上述交易规模将十分可观。


03


加码双抗


这并不是石药集团第一次涉足双抗类药物。


早在2018年1月,石药集团就领投友芝友生物累计5.14 亿元人民币,用于完成M802和M701两个项目的临床前研究,而友芝友生物是中国进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制领域的领先企业。


除此之外,石药集团近年来在新药研发方面持续发力。


石药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达人民币6.91亿元,同比增加21.7%,约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2.6%。目前在研项目约300个,主要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经、消化和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感染治疗领域。


财报称,未来三年,石药集团预计将上市新产品60多个,其中预计市场空间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重磅品种将不少于15个。石药对米托蒽醌脂质体、多西他赛白蛋白纳米粒、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速溶)等产品的市场前景寄予厚望。


除自主研发外,石药集团亦在寻求外界合作收购的机会以完善企业的研管线。


今年年初,石药集团取得甲磺酸瑞泽替尼胶囊及CM310的授权及商业化权利,今年5月,甲磺酸瑞泽替尼胶囊的中国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此次加码特异性双抗领域,将KN026收入囊中,石药集团将获得什么样的收获还有待观察。


04


备受瞩目的双抗市场


近十年来,全球每年新开的双抗临床试验数量逐年增加。据粤开证券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大概有131个双抗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从适应症来看,上述项目88%布局肿瘤领域,从靶点来看,主要集中于CD3、PD-1/PD-L1、HER2、EGFR等靶点。


双抗领域的研发备受关注,主要是得益于单抗药物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


有数据统计,单抗药物已从2014年的883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1,639亿美元,五年间实现翻倍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全球生物药年复合增长率。2019年全球销量排名前20的药品中,单抗占据9个席位。


双抗是单抗的进一步发展,加上高应答率、高特异性、低毒性、成本适中等特征,被认为是下一个可能诞生重磅品种的富矿


据头豹研究院分析,预计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


目前,国内投入双抗研究的众多企业中,从临床进展来看,康方生物和康宁杰瑞临床速度较快,从研发数量来看,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研发管线均有6款双抗产品,居于前列。


此外,恒瑞医药君实生物贝达药业、友芝友生物等均涉足双特异性抗体的研究开发。亿帆医药赛升药业步长制药等企业亦通过投资、兼幵收购 、License in等方式切入双抗创新药的研发浪潮。


值得注意的是,双特异性抗体在药品商业化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全球共有四款双特异性抗体获批上市,Trion Parma靶向CD3和EpCAM的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安进靶向CD3和CD19的倍林妥莫双抗(Blinatumomab)、罗氏靶向FIX和FX的艾美赛珠单抗(Emicizumab)、强生公司靶向EGFR×c-Met 的Rybrevant。


其中,艾美赛珠单抗2020年营收达到24亿美元,但卡妥索单抗由于药物理念超前,销售表现不佳等原因于2017年退市。


据头豹研究院分析,双特异性抗体的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大规模生产设施的建设,厂商专利不受非法侵害,在替代性药品及竞争性同类产品中取得优势竞争地位,产品疗效于安全性平衡得当等方面。


安信证券认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双抗药物是其保持乃至进一步拓展已有优势的最优选项之一;而对新兴的 Biotech 来说,双抗药物又是为数不多可以让其实现弯道超车的技术选择。目前,国内外的双抗类药物研发大多处于临床研究的阶段,谁会是第一个挖到金子的人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