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5. 正文

国谈大品种,好消息传出

来源 | 医药经济报 作者 | 张蓝飞 国谈药品“应配尽配”,三甲医院配备率不低于30% 浙江省医保局日前发布《关于落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


来源 | 医药经济报

作者 | 张蓝飞


国谈药品“应配尽配”,三甲医院配备率不低于30%



浙江省医保局日前发布《关于落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后三个月内,及时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做到国谈药品“应配尽配”;同时,明确在2021年11月底前,原则上确保县(市、区)域内至少有1家“双通道”药店,市辖区可适当增加数量。


“双通道”是推动院内处方外流和院外零售升级的重要政策,将深刻改变院外市场行业发展格局。伴随新一轮医保谈判即将拉开大幕,近段时间,内蒙古、湖北、河北、广东等地密集出台“双通道”支持政策,势必将为解决“降价易、进院难”的问题提供路径。



01


“双通道”院外延伸,县域基层全面布局


医保谈判是改善药品可支付性、提升药物可及性的重要政策探索,然而,药品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后,在打通医院“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受到“院内控费”“一品两规”“零加成”等影响,谈判药品进院放量情况并不乐观。


监管部门显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今年4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对于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国谈品种,及时纳入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两个渠道管理,即所谓“双通道”。


随后,各省、市纷纷出台药品“双通道”实施办法,各大零售终端积极申报“双通道”定点资格。今年9月,《关于适应国家医保谈判常态化持续做好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发布,进一步明确时间点,要求各省份要实现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有1家符合条件的“双通道”零售药店,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要明确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责任,满足患者合理的用药需求。


本次浙江省医保局发布的《通知》,核心旨在贯彻国家医保政策,《通知》明确医疗机构是国谈药品临床合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各定点医疗机构要落实合理用药主体责任,要按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临床需求、诊疗能力和协议要求及时配备、合理使用国谈药品,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 


依据诊疗需求,原则上国谈药品品种配备率三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不低于30%;

三级乙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低于20%;

三级公立专科医疗机构不低于相应专科国谈药品品种的60%。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还就院内暂时无法配备的药品,提出建立健全处方流转机制,通过“双通道”等渠道提升药品可及性;并要求定点零售药店要发挥分布广泛、市场化程度高、服务灵活的优势,与定点医疗机构互为补充,形成供应保障合力,各地医保经办部门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和参保患者就医便捷,按规定将资质合规、管理规范、信誉良好、布局合理,并且满足对所售药品已实现电子追溯等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双通道”管理。



02


寻找院外放量路径,零售进入“专业化时代”


“双通道”政策下,在药品终端销售市场中,药店所占的客流和份额有望得到提升;大量品种从医院市场转向院外市场,因此也将驱动处方品种在零售渠道的发展,零售药房需加强医院周边门店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按照目前政策文件规定,软硬件条件好、达到政府相关要求的药店可以申报“双通道”定点药店,由于特药使用者是参保人群中的用药大户,将大大增加定点药店的人流量。此外,“双通道”定点药店是政府通过申报,按照验收细则筛选出来,具有一定“优质药店”广告效应,也会给定点药店带来引流效果。


今年以来,江苏、安徽、湖南等省陆续落地“双通道”政策,并基于本省实际的临床需求情况,发布了“双通道”药品清单:  


7月,江苏省发布了首份年度“双通道”药品清单,共100种,涉及重特大疾病、使用周期长、疗程费用高的83种药品及创新药品。

9月,安徽省医保局公布了《安徽省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目录(2021年版)》,考虑了全省各市药品供应保障实际,收纳了188种不同规格国家谈判药品。

10月,湖南省医保局通过专家遴选程序,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定了2021年湖南省第一批“双通道”管理药品,共49个药品,包括40个西药和9个中成药。

10月,广东省医保局发布《广东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2021年)》,共纳入221个药品。

顺应医保改革、医药分开、带量采购的政策进展,“双通道”政策紧随而来深化推进,政策层面积极探索慢病统筹账户的支付关联,各大零售连锁企业已经着手筹备门特门慢服务网点规划,并在符合监管规范下提供基层民众的常见病、慢性病、罕见病的药事服务。


截至目前,大参林一心堂益丰、老百姓等零售连锁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特慢病药房业务,提升门店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消费者对门店的信任度,积极推进下沉市场。市场普遍认为,医保等政策改革一方面推动医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医院处方外流,将医保资金推向统筹管理并向符合条件的药店开放。同时,强化药店管控体系,对药店的医保支付管理、仓储物流、专业化服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