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争鸣丨四川公布25品种支付标准,是2020年晚秋送给药企的第一杯奶茶

9月24日,四川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相关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在附件部分,四川省公布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相关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围绕25个药品,四川针对不同药企、不

9月24日,四川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相关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在附件部分,四川省公布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相关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围绕25个药品,四川针对不同药企、不同品规的503个药品设定了支付标准。四川在通知中指出,支付标准适用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的25个药品,包括中选药品和非中选药品。也就是说,无论是中选还是非中选品种,均需要参考此标准进行医保报销。

为什么是四川?我们认为,一是因为四川省参保人数量众多,对试行全省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来说,人多显得有份量。二是因为国家层面对西南地区医改联动抱有很大期望值,比如西南五省跨区域门诊异地结算、比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都在此有很多前瞻、深入的先行试点。三是因为从一个中西部有基础代表性的省份出发,从省级医保支付标准过渡到全国各省都参考制定省内的医保支付标准,四川省基本上处于中间地带,可以辐射到其他区域。
本文,我们探讨一下四川这项新政将带来的一些现实影响,尤其对集采未中选药企的影响。
四川省带头制定省级医保支付标准,我们认为主要影响有五个方面:
一是四川首批对国家集采的25品种制定支付标准,显示出基础稳重、前景远阔。 这25个品种是比较早由国家集采的,在时间上有优势;也是使用试点扩围的药品,在用量和放量上有需要;也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在技术标准上有把关;总的来说,对涉及药企鼓励占更多。
二是医保部门制定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对药企来讲丧失了招采博弈一块腹地。 无论药企的品种有没有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省市带量采购范围,无论药企对参与集采竞争持热情或冷漠态度,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就在那里。你排斥它就是放弃医保市场,药企只有相向而行。
三是医保药品目录不再是所有药企挤破头要进的,进去以后也不再是个安乐窝。 因为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实施意见》已明确指出相同通用名下的药品原则上适用相同支付标准,早进晚进、进不进,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前,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实施意见》就明确指出,探索集中采购药品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 “对于集中采购的药品,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以集中采购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原则上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医保基金按相同的支付标准进行结算。患者使用高于支付标准的药品,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付,如患者使用的药品价格与中选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差异较大,可渐进调整支付标准,在2—3年内调整到位,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患者使用价格低于支付标准的药品,按实际价格支付。在保障质量和供应的基础上,引导医疗机构和患者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参与此次采购的,可允许其在中选价格基础上适当加价,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付,支付标准以下部分由医保按规定报销”。
四是在深化医改中,以集采为代表的招采、以及以支付标准为代表的支付改革。 这两者之间的影响力在逐渐发生转化,集采工具擅长通过市场竞争来发现价格,在实际运行时还有漏网之鱼;支付标准则长于系统保护,兼具调整医药产业、保护医保基金、患者消费权益的职责。
五是可预见医保支付标准覆盖越来越广、钻研力越来越无敌并且透明。 制定支付标准本身是很有争议的一件事,药企之间众口难调、社会舆论监督此起彼伏。但只要决心大于忧心,就马上可以找到很多参考系,比如行业数据、企业建议、学者研究等。支付标准被社会接纳。
对于集采非中选企业,我们认为基本只剩下这些选择:
一是摩拳擦掌,等待在下一次集采中全力争取中选。 这并非不可能,有句俗话叫“先胖不算胖”,别看国家药品集采已进行了三批,前三批中选企业不全是清晰的战略支持下“获胜”的,这些药企内部也有争论。而目前未中选的药企在未中选赛道里遭受新打击,可能心态也进一步转变,也想左手拿着入场券、右手拿着院端推广,双管齐下,留在市场里不做改行。
二是明修栈道,抓住医保、非医保、国际B2B市场。 未中选药企可以马上降低受影响地区的挂网价格,这样做也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早有前例。要是在四川以外同时开挂大幅下调挂网价格,无疑将上榜行业热搜,也成为医改政策、落地督战部门的心头好,在国内医保、非医保市场将一“斩”成名。再者,未中选药企可以考虑出海了,一旦到了公海就平静些。
三是破罐破摔,干脆被兼并、被转行、被二次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连医保政策部门、综合医改部门也都坐不住了,针对带金销售、药价虚高可谓频频出刀、刀刀见血、咄咄逼人,老路已断。一部分想得最开、也最失败的药企可以模仿养生堂、农夫山泉,既然做药碰不起,干脆做保健品、做快消概念。那里相当于科创、网红板块,就凭胆吃饭。
省级制定医保支付标准,不是太快了,而是太晚了,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相关政策研究早已布局,四川新政仅是冰山一角,广大药企唯有见招拆招,并且早做打算。

国家医保局:降价50%即可中标!药企别把价格搞死了!

9月24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680号建议的答复。从答复可以看出,全国人大代表李杰的建议应该是要合理设置国家集中采购目录中的低价基药限价。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屡屡招出每片最低1毛多、甚至1分多中标的价格,该建议或与此有关。 ...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码万祺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