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创新重构产业!头部公司,产业大佬共话医药产业未来时……

2020年11月28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办公厅、杭州市投资促进局、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健康未来企业家协会等18家协(学)会支持,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医疗卫生工作

2020年11月28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办公厅、杭州市投资促进局、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健康未来企业家协会等18家协(学)会支持,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杭州医药港管理办公室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该大会已连续召开十一届。 其秉承赋能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使命,凝聚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旨在打通政府、企业、技术、资本、临床等各要素,构建中国最权威的医药新产品创新发布平台,打造中国医药产业生态的价值链接平台。
受疫情影响,今年大会主办方虽然对人数做了限定,但依然吸引了近2000名医药行业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参与。
开幕式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十六届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监督委员会副主任曲凤宏、杭州市副市长、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柯吉欣、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郭云沛为本届大会做了致辞。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十六届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监督委员会副主任曲凤宏
曲凤宏表示,医药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也是现代医学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一直引领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前医药产业已经进入了创新的活跃期,我们更应充分发挥主体的优势,与各方携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医药产业更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幸福谋福祉。

杭州市副市长、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柯吉欣

柯吉欣表示,医药行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期待。杭州市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以钱塘新区为核心的整体的医药行业相关的布局,制定了专门的产业政策。医药行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尤其需要加强多学科的融合,多链条的联动,多力量的整合。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
魏于全表示,今年新冠疫情中,我国医药行业产学研紧密配合,无论是在科研攻关,还是应急保障方面,均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需要更多思考疫情过后行业长期发展的机遇,以及未来转型之路。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郭云沛

郭云沛表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国家战略部署强有力的前提下,十四五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整个产业将因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被重新构建。
开幕式上,杭州钱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施华淼、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前首席科学家徐增军、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微医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分别就“杭州医药港: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高地”“中国药物研发全球征程中的现实和逻辑”“中国药物创新的原创与产业化”“变局中开新局——医药形势与应对”“打造高效、安全、融合、共赢的医药产业链供应链”相关话题做了主题报告。
施华淼介绍,杭州钱塘新区高度重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目前,杭州医药港是杭州市生物医药“一核三园多点”的唯一核心区,也是浙江省生物医药“万亩千亿”的新产业平台,兼具创新链、生态链、人才链、政策链、金融链、服务链等六方面优势,其目标是打造热带雨林式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杭州钱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施华淼
徐增军对中国新药研发存在的痛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于全民新药创新的时代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什么是创新药?中国新药研发存在哪些痛点和挑战?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全球化征程如何?徐增军认为,药企要提高自身能力,做好功课,迎接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国际化。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前首席科学家徐增军
许田表示,生物医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在掀起一场新科技产业革命。科技转化带来的机遇在于,“前阶段发展,我的信息我做主,将来的机会,我的健康我做主”,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将改变每一个人和我们的社会。许田同时指出,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如何处理“由纸变钱”过程中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关系。

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
于明德从医药形势、危机中育新机、我们的期盼三方面内容,阐述当前医药行业当前形势以及未来的应对措施。于明德认为,医药企业要以变应变创新经营,抓住产业链重组机会,并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转型升级路径、“创新驱动+国际化”这三个不动摇,“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明天一定会更好!”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
在大会开幕式上,E药经理人系列媒体出品人谭勇对今年医药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整体描述,“2020年的医药产业,尽管集采、医保谈判涛声依旧,尽管被疫情打乱的医疗秩序让药品市场如秋天的落叶冷冷清清,尽管一年之内史无前例的出现75家医药公司上市,尽管落叶和鲜花同一时间漫山遍野,但是,我们深信这些只不过是今时今日的风雨和花朵,泡沫挡不住创新的趋势,悲凉也挡不住创新的洗牌。 应接不暇的环境巨变,更加提示我们拉长思维的带宽,心态从稀缺到富裕。 以十年为单位去规划医药创新的命运,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欣喜,也是中国医药产业最大的幸运。

E药经理人系列媒体执行出品人

廖杰远回顾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历程,针对药企直达患者的六大难题,提出了互联网总医院的概念,指出医保定点、医生认证患者签约、医保额度据实结算是互联网总医院的三大特征。

董事长兼CEO廖杰远

在他看来,互联网医药联合体将以数字化破解从药到医的六道坎,架起医药营销的高速通道。
在大会开幕式启思高峰对话环节,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H50创始主席许小林、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上海医药集团总裁左敏、德福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振福、恒瑞医药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就“传统药企转型期还剩多久,创新药开启黄金十年,Biotech、大药厂、大资本,谁将成为产业整合的终局者”展开激烈讨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质量思想盛宴,同时也对接下来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给出了洞见性预判。

而在当天下午的主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年会上,谈论话题则从高屋建瓴的宏观判断转向行业关注的具体话题。从医药创新企业的上市制度安排、产业转型期,药物创新与支付体系改革的协同发展、创新的质量和赛道、十四五产业发展前瞻四个话题入手,分别就创新上市地点选择、支付体系改革方向、中国医药创新当前面临的质量与赛道、研发中的“卡脖子”技术、“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自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海思科、亚盛医药、荣昌生物、凯莱英医药集团等30余位来自医药行业最前沿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资本市场代表就上述话题进 行了对话交流,现场层出不群的观点引起了参会者的共鸣与深思。
晚上19:00,大会隆重举行了2020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最具投资价值10强颁奖典礼、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颁奖典礼。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颁奖现场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10强颁奖现场

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颁奖现场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E药经理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