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中国医药创新城市地图|广州:粤地进击

13家医药类上市公司,近2000亿的医药总市值。在中国医药市值版图中,广州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逼近一线城市。 广州的快速增长,与其本身的先天优势有关,也与地方政府密集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有关。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香港、广州这三座城市

恒瑞——闪耀的民族原研之光

恒瑞亮了!   6月22日,浦江之滨,上海最引人注目的地标之一——陆家嘴花旗大厦的LED大屏幕为恒瑞点亮!“恒瑞医药,原研之光”八个大字持续滚动播放,数以百万计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一同见证恒瑞医药的闪耀。     近期,恒瑞医药傲人战绩与其光耀魔都遥相呼应...

13家医药类上市公司,近2000亿的医药总市值。在中国医药市值版图中,广州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逼近一线城市。

广州的快速增长,与其本身的先天优势有关,也与地方政府密集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有关。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香港、广州这三座城市都进入了今年市值版图的前九位,占据了一席之地,加之珠海、中山、佛山等地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粤港澳大湾区再次强化了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重要一极的地位。
但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医疗器械类企业较多,而广州则是其中制药企业相对较多的一个城市,但仍以中药、化学药为主。此外,广州也较缺乏龙头型企业。截至2018年,大湾区九市生物医药企业总量为12236家,主要集中在以广州、深圳为首的核心城市,两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80%。其中,广州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约占企业总数的50%,深圳约占30%,可见广州企业的整体规模偏小。

01.先天优势
2006年中山大学“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在发布的课题报告中表示,广州市是广东省的主要医药生产基地之一,其中,中药及天然药物产值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且以经营传统西药、中药及天然药物产品的国企为主。
这一报告发布之时,广州仅有两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其中一家便是如今依然是本地龙头的白云山。当时,白云山的主要业务就是中成药的制造与销售以及医药流通。1997年就实现在香港上市,但二十余年后广州仍未有同量级的上市企业出现。。
但上述报告同时也指出,新兴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一批创业型的生物医药公司组建形成企业群体,并有个别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而当时已经实现上市的另一家企业就是达安基因,也算是国内基因概念的元老股。达安基因在上市前后一直是我国荧光定量PCR诊断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在2003年达安基因成功研发首个获得国家文号的通过漱口液检测非典病毒的试剂盒,为全国免费提供14万份试剂使用。
但在国内基因概念火热的近几年,达安基因似乎略有掉队,2019年底市值不足百亿,而同样来自大湾区的华大基因市值则是其两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达安基因原是一家校办企业,后来由中山医科大学、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同创伟业等作为发起人,将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中山大学成为当时第一大股东。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IVD领域、扛起“基因”大旗的达安基因,其背后的科研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也是广州能够较早发展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的原因之一。
2018年的数据显示,广州拥有61家三甲医院。同时,广州还集聚了丰富的高等院校资源,拥有综合型院校及医学类高端院校26所,其中医学类高等院校4所,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在医学教育、科研事业方面也名列全国前茅,对于北京、上海、武汉等少数几个城市以外的大部分中国城市而言,广州在医疗资源、科研能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广州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对GCP机构完成临床试验项目奖励。广州可谓拿出“真金白银”彰显信心和决心。例如对生物医药企业,临床研发阶段,I、II、III期都委托广州地区临床试验机构开展,最高累计可获得2700万元奖励;产业化阶段,最高可获得1亿元补助;再加上技改、一致性评价等其他补助,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项目累计可获得近1.5亿元支持。对于极其昂贵的临床试验,广州利用政策盘活资源,吸引企业,完善CRO等产业链上较为缺乏的环节。
02.后天之力
2016年广州生物医药的产值为1145亿元。根据广州市的规划,2021年产业规模实现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4%,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万亿。
而要完成上述目标广州要跨过的坎也不少。广州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
首先,广州在人才引进上下了大功夫。目前,广州在生物医药、健康医疗等重点发展领域,吸引和培养了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12名两院院士、50名“千人计划”专家、20名“万人计划”专家。
在生物医药企业聚集的黄浦区,该区设立50亿元“黄埔人才基金”,广州开发区也是不遗余力引人才,截至2019年5月,全区高层次人才总数近700人,其中生物医药人才高达近300人;省创新团队共14个,全部是生物医药项目;全区领军人才136名,生物医药人才67人。生物医药人才的比例和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最近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关于高层次人才的税收政策,更加有利于聚集高端人才,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广州聚集一批世界级顶尖人才。他还建议广州先行探索,给高层次外籍人才除选举权外,更多国民待遇。
人才以外,资本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广州拥有大湾区最多的政府引导基金,规模达4442.8亿元,同时2017年广州市政府主导的总规模100亿元的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撑。
例如去年科创板最先受理的123家企业中,有10家便是广州市政府引导基金所投项目。今年2月21日,广州基金通过子基金参与投资的百奥泰成功上市,截至6月11日,百奥泰市值已经突破238亿元。
近两年,随着万孚生物、金域医学、大参林等企业的上市,以及一些在产业链条上领先企业的出现、制造业的流入,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体系逐渐完备齐整、制造规模保持领先、创新成果逐步落地。
“对于广州而言,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像在研发方面,我们目前主要是处于去极力争取或者积极寻求国内外合作的阶段。在制造方面,我们也是属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一方。”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广州“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赖长强曾表示。
赖长强说道,无论是研发合作还是制造外包,都是发展到高级阶段或者比较成熟之后的必然结果,广州目前处于吸收、上升的阶段,如果2025年能顺利达到万亿的规模,相信就可以慢慢地步入产业输出的阶段。
友情提示:
近期微信公众号平台调整了推送机制,
订阅号的阅读列表不再按发布时间排序。
请在阅读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或者点击右上角,把我们设置为“星标”
这样,才能保证新的文章能第一时间推送给您。
更欢迎您的评论。








E药经理人6月刊重磅预告


综述: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城市分布版图
解读中国医药城市创新密码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市值排行一览图


城市特写:
苏州的“远见”
广州:粤地进击
广州医药港按下“快进键”
杭州:民营经济最活跃
成都:创新龙门阵

南京:起大早赶晚集

重庆:背水一战

强强联合,提升诊断普及率和精准度,阿斯利康中国再助力肺癌诊疗新模式

近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主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福建省抗癌协会协办的“2020全国肺癌大会”于线上召开。其中,由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阿斯利康中国与厦门艾德生物、上海睿昂基因共同合作的肺癌诊疗...

天津:往何处去

接沪桥头堡绍兴


往期专题回顾:








CDE端午节重磅发文,改良药的春天终于要来了吗?

2020年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四条中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包括化学药改良型新药,配套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提到改良型新药应具备明确的临床优势,但我国尚无明确的技术指导原则阐述化药改良新药应具备的临床优势,以及如...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巴根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