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保及集采等系列政策联动下,仿制药企业走上了仿创结合的道路。医药企业的创新不仅意味着新产品的研发创新,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及人才技术创新,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才能为企业营收提供弹性,并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2020年,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
在医保及集采等系列政策联动下,仿制药企业走上了仿创结合的道路。医药企业的创新不仅意味着新产品的研发创新,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及人才技术创新,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才能为企业营收提供弹性,并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2020年,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苑东生物”)连续获批了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格隆溴铵注射液等6个高端仿制药生产批件;原创药物优格列汀片进入II期临床研究、CX3002已完成I期临床研究;1个生物药预计2021年将申报临床。依托坚持不断的创新,有力的夯实了企业发展基础并加快企业谋求新的发展。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已经进行了三批,几分钱的二甲双胍背后是仿制药企利润的一次次降低,在此大的政策调整与形势下,创新与退出院内市场是唯二的道路。而退出院内市场无疑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势必失去市场机会,创新才是必然。

2020年9月2日刚刚登陆科创板的苑东生物就是仿创结合的典型代表。2017~2019年,苑东生物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均超过16%,苑东生物对E药经理人介绍到,随着公司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在研产品已逐渐向高端仿制药、生物药和创新药等领域拓展,随着公司新产品的不断上市,这一比例预期将持续增长。 创新并不是一条独木桥,对于国内仿制药企而言,“仿创结合、创新发展”是一条适合国内医药企业的“康庄大道”。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共有4441家制药企业,其中3262家有制剂业务,并且几乎99%都是仿制药企。可想而知,近3000家仿制药企,尽管在集采的“洗牌”下保留竞争力的为数不多,但要想从中脱颖而出,似乎也并不简单。那么,苑东生物的创新优势在哪,目前作何布局,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未来将如何? 谈到公司正处在什么阶段时,苑东生物表示:“公司目前处在发展阶段,以标准化和创新促发展,成为全球特异型专利处方药医药企业”。 集采背景下,仿制药企谋求创新,突破原有发展路径固然重要,先天优势也保障了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对于苑东生物而言,化学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就占有先天优势。在其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中显示,“公司形成了化学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多个化学制剂产品实现了对应化学原料药的自主供应”。 首先,众所周知,一致性评价是集采药品的重要一环,而后药监局又出台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两项政策双重加持下,原料药的质量成为重中之重。此时的自主供应原料药就帮助制剂企业能够全流程控制产品质量。 其二,自主供应原料药也将为企业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最表层的是企业不需要为“外采”原料药付出更多成本,长远来看,可有效避免市场上常见的原料药“被垄断”问题。 其三,关联审评审批将原料药与制剂进行了捆绑管理,对于苑东生物这种自建原料药生产线的制剂企业,简化了部分程序,提高审评审批效率。 当然,能登陆科创板,原料药与制剂全产业链发展也是苑东生物的巨大优势,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苑东生物通过始终保持研发高投入、不断引进国际化高端研发专业技术人才等举措,不断提升研发创新综合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建立了扎实的管理、技术能力和水平。

在产品竞争力方面,苑东生物已成功实现24个化学药制剂产品产业化,其中国内首仿制剂品种4个,9个产品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其中3个品种为首家通过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 2020年12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苑东生物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以仿制4类提交上市获批。据统计,2020年苑东生物已连续获批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格隆溴铵注射液、卡培他滨片、氯吡格雷片等 6个高端仿制药生产批件,其中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格隆溴铵注射液等产品均为国内率先完成研发,首批上市的厂家。高端仿制药的陆续上市,进一步夯实了苑东生物的发展基础。此外,苑东生物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麻醉镇痛、心血管、抗肿瘤、糖尿病、儿童用药五大重大疾病领域,基于疾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已布局50余个创新药、生物药和高端仿制药产品群,其中创新药、生物药研发项目占比约20%,通过技术壁垒和政策门槛,形成差异化竞争。丰富的在研产品管线,有力保障了公司未来持续推出新产品上市,进而打造突出的产品线迭代能力。 研发与商业化是企业实力的象征,这其中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技术。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无论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都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服务。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苑东生物形成了领先的研发实力,铸就了4大类核心技术:药物晶型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创新药物结构设计合成及评价集成技术、缓控释及迟释技术、制备工艺设计与精益控制技术。 原料药自主供应是基础,研发是核心,再加上已经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的仿制药产品提供的现金流,资金、成本以及技术都已经初具规模,苑东生物显然正在踏上新的发展阶段。 “医药企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新产品研发能力的竞争,如果企业具有丰富的产品储备,并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即使面对集采的降价压力,新的品种或是增量品种会为企业提供很大的弹性,用以分散政策的压力,因而企业还是需要创新,技术与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保证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一位业内分析师提出。 苑东生物目前拥有10余个重点在研原创新药,优格列汀是其中较为成熟的创新药,正在中日友好医院等10余家医院进行II期临床试验。苑东生物表示:公司将积极推进优格列汀的临床研究进程,争取早日提出上市申请。 据悉,优格列汀作为一种独特的长效DPP-4抑制剂,其市场十分广阔。公开资料显示,DPP-4抑制剂2019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7.34亿元。参考国际市场,DPP-4未来会占据整个糖尿病口服药市场的60%,按国内糖尿病口服药市场约300亿的规模计算,整个国内DPP-4市场约为180亿,优格列汀为国内首个用于II型糖尿病的口服长效DPP-4降糖药。同时,苑东生物也抓住了适应患者的“痛点”,优格列汀具有独特的胃肠排泄机制,在老年患者以及肾损伤患者两类人群中更为适用。 除了优格列汀外,苑东生物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新药CX3002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且有多个原创新药处于前期研究中。
苑东生物最独特的优势在于其不仅深耕化学制药,生物药也在其广泛布局之中。其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在研产品中包括两款生物药,并将公司定位为“高端化学药和生物药的研发与生产”企业。 对此,苑东生物所看重的是国内生物药的广阔市场以及积极的外部环境。 首先在政策上,生物产业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培育生物经济新动力。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 而对于国内市场,虽然目前生物药市场存在竞争,但生物药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占整体医药市场为百分之十左右,而某些发达国家的生物药市场规模占比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我国对生物药的临床需求远未达到满足。例如,在中国上市的抗体药品种数仅有全球上市的三分之一,而且进口的品种数占60%,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还任重道远。随着生物药在肿瘤、免疫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大放异彩,未来市场对于生物药种类和数量上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 如此看来,即使刚刚登陆科创板,苑东生物对比诸多biopharma、biotech而言并不成熟,规模也并不算大,但无论是适应症布局,还是业务布局都能看出其野心。近期,有报道显示,苑东生物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EP-9001A单抗注射液作为公司在大分子生物药领域进展较快的一个产品,预计2021年上半年申报临床,这标志着苑东生物在生物药领域的一次突破。 苑东生物对自身的目标设定为“全球特异型专利处方药医药企业”。按照这一目标,苑东生物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上市产品为研发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较为靠前的在研产品也已进入临床II期。 苑东生物认为:“公司已经迈进2021-2026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原料药与高端仿制药全产业链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创新药、生物药的研发投入,实施创新和国际化促发展战略,在原料药国际市场份额增长的基础上,制剂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制剂供应商。而到了2027年以后的腾飞阶段,公司将以创新和新增长点促发展,在重点领域成为全国创新药的领先企业,成为全球特异型专利处方药医药企业。”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