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等多家明星生物医药公司密集IPO License模式受认可,索元再获5.9亿元融资 全球大放水!医疗健康板块成IPO香饽饽 请关注本周医药投融资周报! Business-Follow us 本周交易综述 生物医药:本周私募融资方面, 专注于针对患者的特异性免疫疗法来治疗
县域医院在哪些学科建设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学科建设是县域医院发展的核心,而医药企业通过赋能县域医院发展的项目,推进县医院的学科建设,开发县级医院市场,布局产品在县域市场的下沉。那么,县域医院未来在哪些学科建设方面会有巨大提升空间呢? 在我国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医疗服务体系中,“...

荣昌生物等多家明星生物医药公司密集IPO
License模式受认可,索元再获5.9亿元融资
全球大放水!医疗健康板块成IPO香饽饽
请关注本周医药投融资周报!

Business-Follow us
本周交易综述
生物医药:本周私募融资方面, 专注于针对患者的特异性免疫疗法来治疗癌症和传染病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获得2.5亿美元股权加债券融资;专注于抗肿瘤领域和中枢神经系统适应症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索元生物获得5.9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作为华北制药的控股子公司华民药业获得5.2亿元人民币股权融资;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高质量呼吸系统药物的综合性制药企业长风药业获得3.6亿元人民币F轮融资;同样作为华北制药的控股子公司华胜公司获得3亿元人民币股权融资;专注于开发用于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疗法的制药公司Amylyx获得超3,000万美元B轮融资;主营高端医药中间体化学合成研发外包及生产外包服务的Bellen获得数亿元人民D轮融资;将人工智能(AI)与生物物理学相结合,用于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neoX Biotech获得1,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以抗体类药物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普米斯生物完成A轮融资(金额未披露);兼并收购方面,扬子新材完成了对民生科技33.73%的股权收购,收购对价4.05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民生科技将成为扬子新材控股子公司;方达控股完成了对Acme Bioscience 100%的股权收购,交易金额为1.84亿元人民币;IPO方面,主要从事重组胰岛素类似物原料药及注射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甘李药业成功登陆上交所,发行市值约253.98亿元人民币;致力于研发针对癌症、眼科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疗法的荣昌生物申请港交所上市。
创新医疗器械:本周私募融资方面,专注于肿瘤电场治疗领域的安泰康成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IPO方面,最大的国产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MISIA)平台康基医疗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市值约173.81亿港元,发行首日涨幅达98.85%;深耕大型医学诊疗设备领域的东软医疗提交科创板上市获受理,拟募集9.65亿元人民币;专注于活性胶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创尔生物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拟募集4.56亿元人民币;专注于植介入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领域的赛克赛斯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拟募集3.05亿元人民币。
IVD与精准医学:本周私募融资方面,专注于微生物核酸检测的予果生物获得千万元人民币Pre-A2轮融资;博奥晶典立足新一代生物检测技术,拥有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获得超8亿元人民币股权融资;兼并收购方面,润达医疗完成了对苏州润赢35%的股权收购,交易金额为1.505亿元人民币;达安基因控股股东中山大学将持有股权共16.63%无偿划转给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医疗服务:本周私募融资方面,牙齿矫正解决方案提供商微适美获得1,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兼并收购方面,锦欣生殖完成了对武汉黄浦医院75%的股权收购;中美合资专业化医疗投资集团海吉亚医疗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时市值为111亿港元。
智慧医疗:本周私募融资方面,病理类资讯信息平台91360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旨在连接专家与基层医院提供会诊服务平台的会诊帮获得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节律科技是一家AI脑测评服务商,获得股权融资(金额未披露);健康科技一体化服务提供商诺安诺泰同样获得股权融资(金额未披露)。

本周重点新闻回顾
全球大放水!医疗健康板块成IPO香饽饽
新闻简述:普华永道于本周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IPO市场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A股IPO未受到明显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然保持强劲的势头。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上半年共有118只新股上市,融资总额为1,39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84%和131%,平均融资额为12亿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仅为9亿人民币。此波IPO浪潮创下近5年来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大牛市;反观港股市场,2020年上半年新上市港股公司总计59家,比去年同期的74家略有下降。但随着美股方面《外国公司问责法》的出台,会有助于港交所之后的募资,下半年IPO将提速,预计会有100家公司登陆港交所;最后看美股市场,2020年上半年共计有26家中概股通过不同方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数量超过去年同期的23家,总体保持平稳。
投资人视角:虽然A股、港股和美国资本市场在上半年呈现出不一样的态势,但我们发现有两点是各个资本市场上半年共同的特点:
一是IPO上市门槛总体呈下降趋势,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二是医疗健康板块普遍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标的和避风港。
美股市场中,截至2020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新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中,有8家公司市值超过10亿美元,其中医疗健康板块占据半壁江山,分别是传奇生物、燃石医学、天境生物和泛生子。对于港股市场,医疗股同样获得投资者的情有独钟。除了沛嘉医疗上市后获得了1183.4倍的超额认购外,高瓴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投资的两家公司康基医疗和海吉亚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情追捧。
最后看A股市场,随着疫情渐渐好转,A股IPO的脚步只会越迈越快。加之2020年下半年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启动和新三板精选层大幕的拉开,A股的IPO数量、募资金额或将再上一个台阶。
通过这次新冠疫情我们也发现,部分投资者已经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生物科技和新经济这两个抗风险能力较强且具有未来广阔前景的行业。根据现有医疗板块一级市场存量数据判断,我们保守估计未来2-3年将会超过200家医疗健康公司上市,是目前数量的一半。我们预计A股IPO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同层级资本市场获得IPO企业数量很有可能超过300家,参考上半年平均融资额的数据,融资规模有望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
人们不禁会问,这场IPO浪潮将会何时进入平台期?如果我们分析美国证券市场从1971年纳斯达克设立到2000年之间30年的扩容期,我们认为A股注册制实施后的3年左右,IPO大跃进会开始出现拐点。然后,公司可能会因为财务、流动性恶化、上市成本抬升或被并购出现退市潮,一般该退市潮会滞后于IPO高峰2-5年出现。随后,一个成熟的市场便会进入“有进有出”的稳定状态。当前A股市场明显处于扩容状态,配合中国行业加速洗牌和市场环境等改变,上市公司的市值会随着新的资本市场周期加速提升。毫无疑问,未来3年受整体宏观环境的积极影响,A股必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趋势。
经典案例复盘
私募融资
索元生物
C轮:5.9亿元人民币
投资机构:(领投)中金资本,(跟投)久友资本、分享投资、中信证券投资、仙瞳资本、盈科资本、国中资本、开投瀚润投资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杭州,是一家生物医药研发公司,专注于抗肿瘤领域和中枢神经系统适应症。公司通过引进经过临床II、III期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并对部分病人有效的新药,利用其独创专有的生物标记物平台技术在残余的临床样本中找到可预测药物疗效的生物标记物。通过使用这些新发现的生物标记物作为伴随诊断来筛选病人,在敏感患者中重新开展临床试验,从而优化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新药的成功率。公司目前拥有肿瘤和精神类疾病领域已开发至临床后期的六个产品(DB102-DB107)的全球权益。
投资人视角:公司在研产品包括DB102,Enzastaurin(Lily公司),一种口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用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目前已完成生物标志物的鉴定;DB103,Pomaglumetad(Lilly公司),是谷氨酸mGlu2/3受体激动剂,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公司正在开展生物标志物的发现;DB104,Liafensine(BMS公司),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已经完成生物标志物的发现;DB105,ORM-12741(Orion/JNJ公司),是α-2C肾上腺素受体(AR)的拮抗剂,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DB106,Vosaroxin(Sunesis公司),一种强效的、非蒽环类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实体瘤的治疗;DB107,Toca-511(Tocagen公司),是编码胞嘧啶脱氨酶的γ逆转录病毒复制载体,可以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并将5-氟胞嘧啶转化为抗肿瘤的药物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并刺激抗肿瘤免疫应答,用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我们认为,生物标志物的陆续发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药物临床试验和上市的成功率,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推荐重点关注此类企业。
私募融资
普米斯生物
A轮:交易金额未披露
投资机构:(领投)联新资本,(跟投)翰颐资本、弘晖资本、拾玉资本、华金投资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珠海。公司是一家抗体类药物研发商,以抗体类药物为主要研究领域,专注于国家一类创新生物药开发及产业化,研发核心领域包括肿瘤免疫治疗、代谢性疾病治疗等国内多发病症及目前尚无药可治的疾病领域。现已建成一条包括单抗和双抗等共计超过10个国家一类生物新药的产品链,治疗领域涵盖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根据产品链开发计划,预计至2021年底,普米斯将有5个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同时,在产品链开发过程中,普米斯也将积极寻求多方面战略合作,以期快速推进新药开发进程。
投资人视角:普米斯从2018年7成立以来,2年内完成了3次过亿人民币的融资。普米斯目前有12款在研产品关系,其中8个双抗药,1个三特异性抗体药,2个单抗药,一个溶瘤病毒管线,治疗领域涵盖肿瘤和代谢性疾病。其中速度最快的为PM8001,靶向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适应症为肺癌和晚期实体瘤,处于临床一期阶段;其溶瘤病毒管线也处于临床I期阶段,适应症为实体瘤与晚期黑色素瘤,该条管线的原研厂家是TILT Biotherapeutics,普米斯与其合作开发。
普米斯的核心技术门槛在于其抗体研发平台和双功能及多功能抗体构建平台,能够在阻断免疫抑制的同时调控肿瘤微环境。而从团队来看,普米斯也有华丽阵容。其CEO刘晓林是信达生物副总裁,其他人员也多数来源于信达生物,并拥有多年跨国药企的各领域的丰富经验。
我们认为,普米斯生物管线丰富,且根据管线计划,预计至2021年底将有5个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阶段,加上资本投入充足资金,核心人员具有上市独角兽创新药企的丰富经验,保障其火力全开,全速前进。
IPO
罗氏制药助力消化道肿瘤药物创新,面向中国征集合作伙伴!将提供资金、药物及研发支持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表示:“随着中国将生物医药列为战略产业,以及中国政府对医药创新的大力扶持,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热土,中国研发新药数量的全球贡献率已达7.8%。罗氏制药长期扎根中国,并积极探索与各方合作,本次专项计划的启动,也将开启罗氏...
荣昌生物
交易所/股票代码:港交所/申请发行
股数/总股本:不超过4,020万股/40,110万股
保荐机构:Morgan Stanley、华泰国际、J.P.Morgan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烟台。公司是一家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法研发商,致力于研发针对癌症、眼科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创新疗法,拥有超过十种候选药物的研发产品管线。其中,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药品泰它西普已于2019年11月被中国药监局接受,预计在2020年第四季度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投资人视角:荣昌生物的产品线主打三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核心候选药物,分别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肿瘤科和眼科疾病,包括主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泰它西普(RC18),治疗常见癌症的Disitamabvedotin(RC48)和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RC28。荣昌生物的候选药物中,五种为针对17种适应症的临床开发阶段候选药物及五种以上为IND准备阶段的候选药物。值得一提的是,荣昌生物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房健民博士也是荣昌生物核心产品(包括泰它西普、Disitamabvedotin和RC28)以及康柏西普(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湿性AMD生物药)的发明者。
荣昌生物布局的自身免疫和眼科AMD领域,国内还有很多临床未满足需求。荣昌生物积累了大量研发经验,通过自主构建的药物研发平台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物药物研发管线。这些创新药物临床价值巨大,差异化竞争优势显著,在国内外生物制药领域独树一帜。本次上市有助于推动公司多个产品的临床试验及商业化生产,使公司进一步实现通过自主研发加快高品质创新药物进入市场的速度,满足临床需求,惠及全球患者。
IPO
康基医疗
交易所/股票代码:09997.HK
每股发行价格:13.88港元/股
发行股数/总股本:2.25亿股/12.52亿股
募集金额:31.23亿港元
发行市盈率:48.60x
发行市销率:31.50x
发行时市值:173.81亿港元
保荐机构:Goldman Sachs、中信证券、BofA Securities
首日涨幅:98.85%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杭州。公司作为最大的国产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MISIA)平台,产品组合覆盖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和胸外科四大外科领域。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所有省市的3,400余家医院,其中包括1,000余家三甲医院。公司目前拥有41张I类、13张II类、8张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投资人视角: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MISIA市场规模达18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7.8%。目前中国每百万人口MISIA手术渗透率为38.1%,相较美国的80.1%仍有很大上升空间。根据公司招股书,中国MISIA市场中康基作为国产龙头,市场份额为2.7%,排名第四,距头部进口厂家仍有较大差距,国产替代尚未完成。
公司在电凝钳,套管穿刺器,高分子结扎夹等产品线占据领先的市场份额,凭借有竞争力的成本、低价格在快速抢夺市场,并保持高利润率,公司近两年净利率维持在惊人的60%以上。与此同时,公司排名前五的4个领域合计市场规模为35.29亿元。在相对技术壁垒更高的,市场容量更大的腔镜吻合器、超声刀等高值耗材比拼中,尚未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或许与公司不太注重创新与研发有关,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仅为3.5%,与同样专注于高端吻合器领域的苏州天臣(8.2%)相比更低。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招标价格下行大背景下,公司或将通过外延发展持续保持龙头地位。伴随着康基医疗上市,微创外科领域投资将迎来新的机遇,建议投资人适当关注超声刀领域的厚凯医疗。
IPO
海吉亚医疗
交易所/股票代码:06078.HK
每股发行价格:18.50港元/股
发行股数/总股本:1.2亿股/6亿股
募集金额:22.2亿港元
发行市盈率:279.13x
发行市销率:10.22x
发行时市值:111亿港元
保荐机构:摩根士丹利、海通国际
首日涨幅:40.54%
公司简介:海吉亚医疗集团是一家中美合资专业化的医疗投资集团,有国外先进设备、专家技术及资本的支持,承担着医疗机构建设、投资管理、大型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制造、服务等相关功能。自2009年成立以来,海吉亚医疗通过内生性增长、战略收购以及与第三方医院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了覆盖全国、以肿瘤科为核心的专科医院及放疗中心网络,目前拥有10家自营医院和15家放射治疗中心,遍布中国9个省市。
投资人视角:此次海吉亚成功登陆港交所的一系列操作无不显示服务行业稀缺龙头吸引目光的效应:发行价最终按上限确认;基石投资者囊括高瓴、Orbimed、南方基金等顶级大基金;上市首日涨幅超过40%,市值突破150亿港元。对海吉亚的追捧更加彰显了二级市场对线下医疗服务企业的信心。除了海吉亚外,近期其他医疗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在二级市场也犹如开挂屡创新高,爱尔眼科涨幅达到43%,市值一度突破1,800亿元。这一现象表明随着市场在大健康领域的热情升温,越来越多的目光在投向医疗服务市场。我们认为,随着国内配套政策的完善,企业在合规性、医保管理、医疗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未来一两年内或将迎来医疗服务行业一级市场投资及IPO的热潮——近来风传的A股市场或将逐步降低医疗服务类企业的准入门槛更将加速资本快速向这一领域聚集。我们建议关注美中宜和、亚心医院、陆道培医院、三博脑科、树兰医院等这一领域具有高护城河、持续增长的龙头公司。

E药经理人:我们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最前线的思想火花。
浩悦资本:浩悦资本创立于2013年,致力于成为嫁接中国医疗事业与资本的桥梁。浩悦资本的研究领域和交易范围覆盖生物医药、创新医疗器械、IVD与精准医疗、医疗服务和智慧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浩悦资本的团队由深耕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多年的资深投资银行家组成,长期密切追踪医疗健康投资市场动态和投资趋势,每周发布医疗行业周报和整理医疗大事件,从资本角度解读新政策和新前沿。
本文所载的信息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但E药经理人与浩悦资本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文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收件人不应单纯依靠此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E药经理人与浩悦资本及其雇员对因使用本文及其内容而引致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
5000余产品暂停挂网,符合这几个条件的被市场大面积清出!集采后的大清理来了!
自4+7全国扩围之后,对集采未中选药品价格进行调整或暂停挂网的政策在各地铺开。8月1日起,江苏省也将对5318个产品进行暂停或撤销挂网处理,此外12327个药品在该省按要求调整了挂网价格,未何江苏此次涉及的产品如此之多? 8月1日起,江苏省将对5318个产品进...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