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4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已超过56000例,波及28个省。多省发布新冠防治方案,点名连花清瘟、藿香正气、清开灵等中药 来源 | 国家卫健委/各省卫健委/各省市中医药管理局/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颜色 01 新冠肺炎防治,多省发布方案
来源 | 国家卫健委/各省卫健委/各省市中医药管理局/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颜色
01 新冠肺炎防治,多省发布方案
3月23日,张伯礼院士公开表示,对于奥密克戎的中医药治疗,比对之前德尔塔病毒的效果还要好。因为它的症状相对比较轻,尤其在上呼吸道,对于轻型患者完全可以用中药治愈。
点击下面,在“赛柏蓝”公众号微信对话框回复“第九版”,即可下载《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PDF~
赛柏蓝梳理发现,截至目前,河北、安徽、山东省济南市、河南省商丘市、贵州等地陆续发布本省市新型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及干预推荐用药 (欢迎补充) 。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 药: 藿香正气软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开灵软胶囊(颗粒)、射麻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二、无症状感染者
推荐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按说明书服用,连服7~10天。
藿香正气软胶囊(水、颗粒、滴丸等)、清开灵软胶囊(颗粒)、蓝芩口服液、银花平感颗粒、小儿青翘颗粒、金水宝片(胶囊), 根据平素体质情况选择,按照说明书服用。
三、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一)清肺排毒汤(颗粒)
1.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2.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两次(饭后40分钟),温服,3剂为一个疗程。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1碗。
清肺排毒颗粒服法:开水冲服,每次2袋,每日2次。每疗程3~6天。
(二)分型论治
1.轻型
(1)浊毒袭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发热,头痛,肢体困重,乏力,咳嗽,咽喉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推荐处方:藿香12g、银花15g、连翘12g、升麻9g、桔梗9g、薄荷9g、牛蒡子9g、芦根15g、柴胡12g、羌活12g、神曲9g、生甘草9g
推荐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利咽解毒颗粒。
(2)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呕吐,腹泻或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推荐处方:寒湿疫方
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 、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1次,饭前服用。
寒湿疫方亦适用于普通型患者。
(3)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推荐处方:
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芩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 、苍术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金花清感颗粒。
2.普通型
(1)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基础方剂:麻黄6g、炒苦杏仁15g、生石膏30g、薏苡仁30g、麸炒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12g、虎杖20g、马鞭草30g、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15g、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 宣肺败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 。
(2)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3)疫毒夹燥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肌肉酸痛,流涕,干咳,咽痛,咽痒,口干、咽干,便秘。舌淡、少津,苔薄白或干,脉浮紧。
推荐处方:宣肺润燥解毒方
基础方剂:麻黄6g、杏仁10g、柴胡12g、沙参15g、麦冬15g、玄参15g、白芷10g、羌活15g、升麻8g、桑叶15g、黄芩10g、桑白皮15g、生石膏2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推荐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金花清感颗粒
3.重型
(1)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基础方剂:生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15g、甘草3g、藿香10g(后下)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 生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 10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200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
推荐中成药: 化湿败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花清咳片、清开灵软胶囊(颗粒)、热毒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2)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推荐处方:生石膏30~60g(先煎)、水牛角3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生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煎石膏、水牛角,后下诸药,每次100~200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
推荐中成药: 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4.危重型: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出现机械通气伴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者,可用生大黄5~10g。出现人机不同步情况,在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情况下,可用生大黄5~10g和芒硝5~10g。
推荐中成药: 血必净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四、康复期
(一)中药治疗
1.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排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党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0g、黄芪15g、法半夏9g、陈皮10g、藿香10g、砂仁6g (后下)、甘草6g
推荐中成药: 玉屏风颗粒。
2.气阴两伤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淡红或红,少苔,脉细弱或虚。
推荐处方:西洋参15g、石斛10g、麦冬15g、沙参15g、知母6g、淡竹叶10g、山药15g、甘草6g、茯苓15g、花粉12g、桑叶10g
推荐中成药: 生脉饮口服液。
3.气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胸闷,干咳,心悸,气短,乏力,汗出。舌质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10g、杏仁10g、炙枇杷叶10g、白前10g、紫菀10g
推荐中成药: 补肺活血胶囊。
4.肺肾两虚证
临床表现:动则气喘,干咳,咳声无力,汗出,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补骨脂12g、熟地30g、当归15g、陈皮10g、清半夏9g、茯苓15g、黄芪15g、五味子10g、百合12g、山萸肉15g、胡桃肉30g、甘草6g
推荐中成药: 金水宝片(胶囊)、黄龙止咳颗粒。
五、预防
推荐中成药 : 成年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每次2~4粒(半袋~1袋),每天3次;儿童10周岁以下,连花清瘟颗粒每次1/3~1/2袋,每天3次;10周岁以上儿童,用量同成人。连续服用7~10天。
3月17日,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转发<安徽省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干预推荐方案(2022版)>的通知》。
一、青桔玉屏汤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适用人群:普通成人的预防。
二、银花防感汤
生黄芪20g,防风10g,芦根15g,桔梗6g,连翘10g,生甘草3g,金银花15g。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适用人群:密接、次密接、一线防疫等重点人群。
三、藿朴无感汤
苍术10g,藿香10g,芦根15g,桔梗6g,连翘10g,石菖蒲10 g,生大黄3g,清半夏10 g,厚朴10g,金银花10g,茯苓15g。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适用人群: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本方为基础方,中医医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
四、连香太子饮
太子参6g,藿香3g,连翘3g,桔梗5g,生甘草3g,冰糖适量。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适用人群:5岁及以上儿童。
五、生脉无恙汤
生黄芪20 g,麦冬10 g,白术10 g,五味子6g,太子参10g,连翘10 g,桔梗6 g,生甘草3 g,陈皮3g,建神曲10g,合欢皮10g。
每日1剂,早晚温服,亦可作为日常茶饮,连续口服7-14天。
适用人群: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者。
1月27日,贵州省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第四版)》的通知。
- 留言讨论,更多观点 -
医药政策:带量采购 | 医保目录 | 三明
本文来源:赛柏蓝 作者:关注,再星标一下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