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轻生,服药自杀未果,以药店违法销售处方药索要赔偿,法院驳回。 服药自杀未果,药店被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一女子到某药店买药自杀,但自杀未果,且因超量服用药物导致身体受到损害。事后,该女子以药店违规售卖处方药为由,将该药店诉至法院索要
一女子轻生,服药自杀未果,以药店违法销售处方药索要赔偿,法院驳回。
服药自杀未果,药店被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一女子到某药店买药自杀,但自杀未果,且因超量服用药物导致身体受到损害。事后,该女子以药店违规售卖处方药为由,将该药店诉至法院索要赔偿,但被法院驳回全部诉求。

据悉,该女子在购买药物之前曾和家人争吵,情绪低落,有轻生念头,于是到药店购买一瓶100片的精神类药物,一次性服下。另外,该精神类药物是处方药,药店是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出售给该女子。
因为超量服用药物,身体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女子便将药店告上法庭,理由为身体伤害系药店违规售卖药物所致,并要求药店赔偿其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等3万余元。
药店方在庭审中辩称,当事人自杀未果,人身损害是因为不当服药所致,不能就此判定药店应当承担责任。
最终法院判定,当事人一次服用100片药品,远超推荐剂量,本人亦自认追求自杀的后果,虽然某药店在药品销售过程中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但与当事人妄图以服药自杀故意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并无法律层面的因果关系。因此,该药店对当事人的身体损害不须承担赔偿责任。
药店店主救人性命,反因“压断肋骨”被告
在这件案件中,女子吃药自杀未果,以药店违法销售处方药为由,向药店索要赔偿,实属无理。梳理后发现,该案件中“药店被讹”的情况,在行业内并非个例。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7年9月7日,辽宁沈阳某药店旁一女子晕倒,药店店主孙向波为其做心肺复苏,过程中压断了对方的12根肋骨,随后该女子被送往医院。
当年10月末,该女子将孙向波告上法院,起诉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自己在药店吃了一颗孙向波给她的药丸,随后晕倒,二是孙向波给自己做心肺复苏,造成自己12根肋骨骨折。她还表示,要求孙向波赔偿自己的住院费用近万元,同时待伤残等级评定后,另需赔偿伤残赔偿金。2019年12月31日,法院判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孙向波表示,自己是有“乡村医生证”和“行医执照”的,所以对这位阿姨身体状况的判断不会有错,整个心肺复苏的操作也不会出现失误。整个按压过程持续了大概十分钟,期间阿姨曾经恢复了意识,身体也出现了明显的动作。
记者从一家三甲医院的急救员培训教员处了解到,心肺复苏需要以每分钟100次左右的频率按压施救对象,要求力度较大,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骨折或者骨裂。一般对急救员的要求是,与肋骨骨折相比,抢救生命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违规销售处方药,线上线下都存在
在文首案件中,药店被讹是事实,药店违法处方药也是客观存在的,类似的情形在全国各地也是频频出现。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卫生院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张处方,要求患者去药店购买2盒卡马西平片,10天后患者被医院发现因服用药物患上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该患者以卫生院、药店违法销售处方药为由,将二者告上法院索要赔偿,最后法院判定卫生院赔偿47万元左右,药店赔偿20万元左右。
根据河青新闻网报道,近日某药店老板涉嫌贩卖处方药曲马多,被秦皇岛市公安局抚宁分局和外地警方抓获。据了解,曲马多(Tramadol)是一种含有阿片类成分的镇痛药物,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需要凭借医院处方才能购买,主要用于各种中重度急性和慢性疼痛。
据大河客户端消息,2020年8月,河南省项城市一市民向媒体举报称,其妻子因为家庭矛盾,一气之下在某药店购买了3瓶治疗精神疾病药物氯氮平片,服用后昏迷,并送往医院接受抢救。据了解,氯氮平片是一款精神疾病类处方药,管控非常严格。随后媒体记者对药店进行暗访,发现涉事药店并没有索要处方,直接出售氯氮平片。
违规销售处方药,在药店广泛存在,互联网平台亦是如此。
今年3月,有媒体对网上药店销售处方药做出调查,其中包括17家网上药店和117种禁售或高风险处方药。调查发现,这些网上药店均存在违法销售处方药的行为,比如国家法律禁止网上销售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或含第二类精神药品成分的药品“复方地西泮片”、“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等等。除此之外,一些平台还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处理不规范等等问题。
本文来源:药店经理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