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5. 正文

13亿!一批药店被处罚

2020年全国被查处的制售假劣药案件处罚总金额13亿元,同比上升160%,细梳之下,一批药店罚“惨”了。 制售假劣药,2020年处罚总金额13亿 5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0年度全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制售假劣药品情况”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表

2020年全国被查处的制售假劣药案件处罚总金额13亿元,同比上升160%,细梳之下,一批药店罚“惨”了。


制售假劣药,2020年处罚总金额13亿


5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0年度全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制售假劣药品情况”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表示,2020年全国共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劣药案件7361件,货值金额5.23亿元,罚款12.95亿元,吊销许可证38件,移送司法机关168件,案件涉及原料药、化学药品等各类药品。


笔者发现,全国2020年被查处的制售假劣药案件处罚金额约13亿元,同比2019年上升160%,可见去年行业处罚之重。


利润仅1毛钱,药店被罚10万元


行业处罚之重,作为基层的药店人是感同身受,通过曝光的药店处罚案例就可管中窥豹。


今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监总局、国家药监局3部门联合发布了一系列典型案例,涉及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的行动。


其中一典型案例显示,2020年1月,河南某市监管人员发现一药店销售的药品“广健”牌藿胆丸已超过有效期,并证实当事人未对药品销售情况进行记录,监管人员认为该药店行为属于“销售劣药”,鉴于药店当事人购进“霍胆丸”单价1.7元,对外销价格1.8元,销量仅为20瓶,获利微薄,并且未接到患者不良反应投诉,监管人员认定其违法行为社会危害较轻。


综合以上情形,监管人员对该药店处罚款10万元,并没收所有违法药品。可以看到,即使药店辛苦地卖一瓶药,只挣1毛钱,但是药过期了,那就成了劣药,免不了重罚。


另外,据中国经济网消息,2018年9月一知名连锁药店销售的中药饮片燕窝,其产品标识的功效中的适用症远远超出了其执行标准,被消费者举报其销售假药劣药。监管部门最终决定作出以下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97500元;2、并处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人民币292500元。该药店对处罚结果不满,先后两次进行上诉,今年1月法院作出终审,维持监管部门处罚结果。


生产劣药获利不足5000元,药企被罚111万


回顾完药店典型处罚案例,再将视线移到生产端。药企违法生产假劣药,一旦查处,同样直接面临巨额罚款。


2020年,福建省药监局公布了一起典型的行政处罚案,一药企因销售瓜蒌劣药被罚款111万。据调查,药企当事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批次瓜蒌为不合格药品的情况下,仍继续销售劣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没收该药企违法所得4460.86元,并开出罚单111万元左右。


销售假劣药,罚款统统10万起步


之所以2020年制售假劣药的处罚这么严重,主要是与2019年12月1日施行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有关。


新药品管理法为什么这么“狠”?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许彦增曾在人民网采访中表示,药品监管在操作层面上,要落实上级“四个最严”要求,要解决严查重处、处罚到人等问题,这些需要在法律中予以体现。


按照新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六、一百一十七条规定(附旧版规定):


1.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旧版: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旧版: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根据以上信息得知,对于药店而言,只要销售了假劣药,不管涉及金额多少,罚款统统10万起步。巨额的罚款标准,说明药品监管已经越趋严格,药企药店的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此外,根据新版药品管理法,假劣药相关定义如下:



怎么识别假药劣药?以下是具体方法:


本文来源:药店经理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