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店负责人售假被人举报勒索,举报人涉嫌犯罪反被立案。 药店销售假药遭举报,举报人被查 据荆门新闻网报道,近日荆门城区一药店负责人拿着《行政处罚决定书》,向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倾诉内心的愤懑:“我没有查验真伪卖了问题产品,如果和他们私了也许用不了
一药店负责人售假被人举报勒索,举报人涉嫌犯罪反被立案。
药店销售假药遭举报,举报人被查
据荆门新闻网报道,近日荆门城区一药店负责人拿着《行政处罚决定书》,向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倾诉内心的愤懑:“我没有查验真伪卖了问题产品,如果和他们私了也许用不了7000块钱,但这样会助长这伙人的不法行为。你们处罚我算是我花钱买教训,今后会多加注意,但你们一定要狠狠打击这伙骗子,还市场一个清白和清静。”
药店负责人为何手拿处罚决定书说出这番话?这和一起案件有着很大关联。
据了解,该药店负责人于2021年3月在店内接到一外地口音陌生男子的“壮阳药”推销,该药品名字为“虫草强肾王”和“老中医补肾丸中药片”,进价10元/盒,售价100元/盒,因受较高利润诱惑,药店负责人购入7盒虫草强肾王、3盒老中医补肾丸中药片并上架销售。
要注意的是,药店购入、销售该药品前,是没有查验供货人身份信息、资质及产品合格证明等资料的,属违规行为。
2021年5月18日,又一外地口音陌生男子来到该药店,花费824元将上述10盒“壮阳药”买走。当晚,该男子联系到药店负责人,声称药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并出示了录音录像材料和相关案例,应索赔8000元私了,药店负责人拒绝赔偿,选择报警。
次日,该陌生男子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该药店,并要求赔偿。
接到投诉后,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药店购进销售的“虫草强肾王”和“老中医补肾丸中药片”标注了伪造的食品生产批号“港卫食准字(2008)第186号”和“港卫食进字(2007)第0716号”,而且包装和说明书上都标注了涉及治疗疾病的内容。可以看到,上述药品是以非药品(假冒)充当药品销售。
根据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属于假药,生产、销售假药的,最低罚款150万元人民币。
执法人员判定,该药店作为药品及食品经营者,不执行相关管理规范,未履行进货查验法定义务,购进销售了包装、说明书中含有宣称治疗疾病内容的非药品,违反相关条例规定,应追究法律责任。
执法人员还发现,投诉药房的外地口音男子对城区多家药店实施了类似的索赔或投诉,多次联系该男子均无回应。监管部门表示,该男子不以消费为目的,在短期内多次购买同一类型产品非法谋取利益的行为,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犯罪,已将此案件线索向市扫黑办和公安部门进行了移交。
最后,监管部门对该药店、投诉人作出以下处罚决定:
药店违法行为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理应从重处罚,但鉴于其在调查处理过程中积极配合、涉案货值较小,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和《湖北省药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没收药店违法所得824元,处以罚款7000元人民币。
案件投诉人涉嫌犯罪,处罚结果将视扫黑办和公安部门的具体核查情况而定。
药店遭职业打假人起诉,赔偿60万元
在上诉案例中,药店违法销售假药,遭勒索要求赔偿,与该情形相比,药店被职业打假人“光顾”更为常见。
2020年6月23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一则二审判决书,一药店所销售利君精华乳铁蛋白浓缩粉固体饮料中添加乳铁蛋白,被判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需退还原告购物款59700元,并连带承担10倍赔偿597000元,接近60万元。
据了解,原告到该药店购买了150盒利君精华乳铁蛋白浓缩粉,每盒价格为398元,合计59700元。之后,魏宏就案涉产品向重庆市长信箱投诉,反映该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理由主要有两点:
1.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该标准中固体饮料所允许添加的营养强化剂不包含乳铁蛋白。而案涉产品其标注的配料中包含乳铁蛋白。
2.GB/T29602《固体饮料》国家标准指标要求没有规定可以添加乳铁蛋白。2018年3月27日至4月11日,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成都站对利君科技公司生产的乳铁蛋白浓缩粉,检测项目中并不包括乳铁蛋白含量,而案涉产品含有乳铁蛋白,因“食品安全要求应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以应当判定为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经查,相关部门无法核实生产企业是否将乳铁蛋白(粉)作营养强化剂使用在固体饮料中。故法院维持原判,药店需退还原告购物款59700元,并连带承担10倍货款赔偿给原告597000元。
据潇湘晨报报道,2019 年下半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陆续受理了六起因售卖假货而引发的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
据了解,这六起案件中,原告均为外地同一人,被告分别是鼎城区六个药房,原告诉求均是让药房 " 退一赔十 "。进入法院内网查后发现,该原告在全国各地有几十余起类似案件,六个药房很有可能遭遇了职业打假。
最终,法院决定以调解、撤诉结案,既对假货售卖者给予了适当的制裁,又给职业打假人上了很好的一课。
面对职业打假人,药店不要忍让
为限制职业打假人不规范行为,相关法律规定也在不断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就明确规定,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信用福州发文指出,目前医保基金监管政策趋严,各地也围绕政策出台了举报奖励,在这种情况下,药店遇到职业打假的概率相应增加。如果遇到职业打假人,药店人不要慌张,至少要做到以下2点:
1.提前防备。检查店内保健食品夸大功能,宣传治疗效;是否有其他物品充当药品;所售袋装、罐装中药饮片是否有明确的食品、药品生产许可证。其次,加强和店内商品管理,比如升级监控设备等,加强交易小票防伪性能,以此保留充分的证据,避免钻空子。
2.不要忍让。需要相关部分介入调查的,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对于恶意闹事扰乱经营的,可以报警处理。
本文来源:药店经理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