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5. 正文

大批药店,开始转型

“药店转型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医药人点评:狼肯定是要来的。 15分钟生活圈,“圈”来大批药店 大批药店开始转型,从健之佳开便利店,到同仁堂卖咖啡,再到童涵春堂卖中药奶茶……最近,一心堂又一边卖体育彩票,一边开了300家个护美妆旗舰店。 如今,药店不

“药店转型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医药人点评:狼肯定是要来的。


15分钟生活圈,“圈”来大批药店


大批药店开始转型,从健之佳开便利店,到同仁堂卖咖啡,再到童涵春堂卖中药奶茶……最近,一心堂又一边卖体育彩票,一边开了300家个护美妆旗舰店。


如今,药店不单单是卖药的场所,为什么要引入其它产品?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药店传统的单一营业模式难以维持盈利。



2016年,上海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包括便利市场、运动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医疗服务机构等。


最近几年,类似的概念越来越普及,作为“圈内”重要一环,药店也越开越多,原来只有一家药店的区域现在冒出四五家,竞争更加激烈了。


按国际上每6000人开1家药店的配比,中国其实只需要23万家左右药店,换句话说,全国近50万家药店,有一半以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淘汰。


如果说“开药店”需要专业化,那么让药店“开下去”则需要把多元化作为竞争的武器。



“狼肯定是要来的”


去年,赛柏蓝-药店经理人的特约撰稿人李曰军把药店转型比作“狼来了”的故事,他提到,“只要行业大部分药店还能生存,很少有药店,特别是中小型药店会做出尝试。”


一年过去,狼来了吗?


2021年下半年,仅老百姓、健之佳、漱玉平民实施的并购中,就有超过1000家药店被售出,与此同时,阿里、京东等资本也纷纷涌入药品零售行业,利用自身在品牌、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收购、扩张。


再加上商务部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


中小型药店的路更难走了。


珠海市医药流通协会会长苏韦锟对医药观察家网表示,大连锁的并购和扩张是不会止步的,中小药店竞争力弱、抗压力低,成本可控空间小,如果没有可持续的优势,能卖就卖;如果无法卖、也无法盈利,尽快结业,重新选择,免得把自己“耗死”。


另一位特约撰稿人虞国庆对赛柏蓝-药店经理人说:“狼肯定是要来的。我们药店人不要抱任何幻想,尽早清醒起来,与其在昏睡中被稀里糊涂淘汰,还不如自我觉醒、自我抗争,闯出一条全新的医药新零售新路。 ”


抢占年轻市场


多元化转型的目的之一,是争抢还未饱和的市场。


药店目前的消费群体仍以中老年人为主,但随着年轻人消费能力的增强,药店也将目光望向了有着巨大消费潜力的年轻市场。


例如,一心堂在上个月的投资者调研会上提到,一心便利开在商圈写字楼附近,顾客以年轻群体为主,综合平台毛利、后台返点等因素,其毛利率可以接近40%。


有数据显示,1970年至1990年之间出生的顾客,对计生用品、维生素、矿物质类等品类的购买频次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顾客,受药品集采、医保控费等政策影响,药店的直接毛利被压缩,而上述品类的利润受到的影响较小,更有可能成为药店未来的主要盈利点。


门店多元化、打造“店中店”则是药店品牌打入年轻市场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大型连锁都在积极推进这一进程。


但对单体药店而言,一方面要面对多元化转型资源不足的压力,一方面要面对经营成本难降的压力。


中国药店作者杜晓云曾在文中写道,我国大部分单体药店存在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且都面临着“客源单一”“管理低效”“品牌弱势”等共性问题,选择加盟连锁药店,快速取得销售渠道、产品采购及企业管理的助力,或可得到根本的生存保障。

本文来源:药店经理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