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赛诺菲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中国医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如何能更快地把创新产品引进中国市场,并为其制定更适合中国的市场策略,是王柏康和他的特药团队要完成的重要命题。 时隔一年,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以
作为赛诺菲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中国医药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如何能更快地把创新产品引进中国市场,并为其制定更适合中国的市场策略,是王柏康和他的特药团队要完成的重要命题。
时隔一年,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以全新身份再次亮相第三届进博会。
特应性皮炎不但是皮肤病,更是系统性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遭受剧烈瘙痒、严重皮损、睡眠中断等疾病负担困扰,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使其为非致命性疾病中疾病负担第一的皮肤病。达必妥从机制而言拥有其独特优势,作为一款全人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关键信号通路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阻断2型炎症通路,从机制上治疗包括特应性皮炎在内的2型炎症相关疾病,这也使得达必妥上市后的表现颇为亮眼。
根据赛诺菲三季报数据显示,2020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为266.59亿欧元,同比增长0.5%。其中,达必妥前三季度销售额达到25.52亿欧元,同比增长83.5%,并超越来得时,成为赛诺菲最卖座的产品。
在中国,达必妥同样被寄予厚望。全球CEO韩保罗将达必妥的上市称为“赛诺菲中国业务重心转向特药的关键一步”。对于达必妥在中国的市场策略,王柏康表示,一方面要推动整个行业诊疗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则是“提高疾病意识,找到患者在哪里”。
“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很常见,患者非常痛苦。达必妥像是普药领域的特药产品,患者在哪里,我们就要去哪里,我们也会联合一些本土公司,打造中国特色的数字化方式,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解决诊疗问题。”王柏康说。
在本届进博会上,赛诺菲启动了特应性皮炎创新诊疗生态圈,并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搭建特应性皮炎患者生态体系平台,探索医疗健康领域与互联网科技的开创性结合,在疾病管理、诊疗、支付与药物配送等方面打造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方案和数字平台,从而真正打通线上线下特应性皮炎患者服务,实现闭环满足患者全病程的诊疗需求。
截至目前,除了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之外,FDA已经批准扩展达必妥特应性皮炎适应症至12岁至17岁及6至11岁患者。对于达必妥来说,扩大2型炎症适应症范围是提升其在中国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王柏康表示,赛诺菲将加快推进达必妥6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新适应症在中国的获批落地。
02. 创新模式,推动药物可支付
除了达必妥,在赛诺菲特药关注的重大疾病领域,药物的可支付性也一直是外界关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罕见病。对此,王柏康认为,罕见病生态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随着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也释放了很多积极的信号,而赛诺菲要做的就是主动探索去推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罕见病诊疗保障体系,来改善中国罕见病患者“病无所医”、“医无所药”、“药无所保”的三大困境。
本届进博会上,在中国罕见病市场已深耕20多年的赛诺菲不仅带来多款“同类首创、同类最佳”在研新药,并再次邀请领域权威专家、罕见病公益组织、互联网头部创新企业共同探讨罕见病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及创新支付方式,携手京东健康、零氪科技、病痛挑战基金会及水滴公益共同建立了“罕见病保障创新支付协作机制”。
这一创新支付协作机制将整合各家机构与平台的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公益基金、社会众筹,商业保险及药品援助福利等方案的组合,提高罕见病医疗和药品的可及性,缓解罕见病患者的支付压力,共同破解罕见病支付难题。继专项基金、医疗救助等模式后,在罕见病保障模式上迈出了探索创新支付“1+4”乃至“1+N”的又一步。
03.中国关键时刻
毫无疑问,赛诺菲正处在转变赛道的关键时刻,凭借罕见病、神经科学、免疫炎症等领域的深厚积淀,拥有强劲的产品组合和管线,在多个曾经“无药可治”或现有治疗方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拥有多款“同类首创,同类最佳”的突破性疗法,以特药为发力点转型生物制药的全球战略同样也要在中国落地执行。
在王柏康看来,首先是理念的转变。连续三年参与进博会,赛诺菲有幸见证了中国政府对医疗创新的大力推动,以及对加速新药上市和提升药物可及性的坚实举措,这些都是给特药和创新的机会。其次,即使是创新药,也都有产品生命线,以前一个人一辈子就做一个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要持续学习,才能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机会,并获得能力的提升。
根据计划,赛诺菲中国将在2025年之前上市25个以上的新产品,聚焦到2020年,赛诺菲中国上市了六个新药,其中包含达必妥、艾而赞和法布赞三款特药新产品。未来,还有肿瘤、罕见病、罕见血液病和多发性硬化等重要产品登陆中国市场,如何通过这些创新产品提升中国市场在赛诺菲全球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也是加速新药在华上市的重要一环。
“全球要听中国市场需要什么,这是机会,也是责任,一定要清楚中国需要什么,患者和业务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需要总部给予哪些支持。”王柏康说道。
谈及对于未来的目标,王柏康坚定地表示到2025年,要成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特药团队。
“在中国,随着医药行业的政策革新和转型升级,在创新药领域尤需多方合作共建。我们的信赖不止是对于患者的承诺,更是对于医生、合作伙伴和我们自己的员工,”王柏康说,“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坚持以患者为先,不随波逐流,专注在有意义的创新上,去攻克目前未被满足的需求。要做到这些可能很难,但却是患者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白晨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