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5. 正文

集采重压下,仿制药企如何实现创新转型?

集采重压下,仿制药企如何实现创新转型? 来源:药智数据库 近年来,仿制药行业受集采等因素,盈利空间逐步缩紧,各企业被倒逼进行创新业务转型。集采、医保等降价政策压缩了仿制药的利润空间,对各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中国生物制

集采重压下,仿制药企如何实现创新转型?

来源:药智数据库


近年来,仿制药行业受集采等因素,盈利空间逐步缩紧,各企业被倒逼进行创新业务转型。集采、医保等降价政策压缩了仿制药的利润空间,对各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生制药)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正大天晴系和北京泰德制药等,主营仿制药业务,在肝病、肿瘤等板块均有布局。公司在创新端投入大,布局早,已有产出包括1类创新药安罗替尼等。作为以肝病业务起家的仿制药龙头,在中国的本土医药公司中,中生制药因出色的研发能力与销售能力保证了其肝病药物的领先地位。根据2015年样本医院数据显示,中生制药在肝病用药(除肝炎病毒药)市场份额方面位居第一,市场份额为23.8%;在抗肝炎病毒用药市场份额方面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23.7%,仅次于施贵宝,公司在肿瘤、肝炎等方面成功推出了几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药物。2004月6月,中生制药的首个肿瘤领域药物天晴依泰(唑来膦酸注射液)上市,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国内第一。2005年8月,中生制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上市国家一类新药,标志着公司在甘草酸药物领域的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化合物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在创新业务的转型上比较成功。


公司在仿制药行业独占鳌头,收入增速快,体量大。



1

肝病用药表

肝病用药是中生制药最重要的治疗领域,2015年的销售收入达到73亿港元,占到总收入的47.8%,2011年至201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7.5%。


2

抗肿瘤用药

中生制药首仿梯队产品地西他宾、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抗肿瘤产品从2012年开始逐步推出市场并形成较好的销售。一类创新药安罗替尼进展顺利,有望成为肿瘤领域的重磅产品,肿瘤放量产品群正在逐步成型。


3

心脑血管用药

心脑血管用药是中生制药最重要的三大治疗领域之一,2015年心脑血管用药的销售收入达到13.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4%。中生制药的心脑血管用药主要由正大天晴和北京泰德负责,主要产品包括依伦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托妥(瑞舒伐他汀钙)片、凯时(前列地尔)注射液、天晴宁(羟乙基淀粉130)注射液等。


4

其他治疗领域用药

可以看到,除了肝病用药、抗肿瘤用药和心脑血管用药三大治疗领域外,中生制药在其他治疗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布局,产品管线丰实。


整体来看,中生制药不仅在仿制药投入巨大,更是在创新药上狠下功夫,产品管线均较为丰富,涉及多个重点领域及大众领域,并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力量开发出重磅产品,打造明星产品,从而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中生制药不仅只着眼聚焦国内,也将目光关注在国际市场上,积极注册申报仿制药通过美国FDA或欧盟认证。从2015年开始,正大天晴每年有5个以上的国际化产品立项。同时公司加强与优秀伙伴公司进行合作,根据2021年大和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公司去年(2020年)与康方生物达成合作,预估未来会有更多业务发展合作。另外,公司去年底(2020年底)入股科兴中维,估计可为公司带来30亿元人民币的净值。看到全球对新型疫苗的需求强劲,预测科兴中维今年会售出10亿剂疫苗,每剂平均售价100元人民币,保守估计可为中生制药带来54亿元的净利润贡献。


带量采购对传统药企、仿制药企的冲击力度较大,但是随着国家集采的常态化,市场对集采已经有较为超前的预期和认知,未来对药企的冲击力度会越来越小。另外,一致性评价也属于国家对仿制药管理趋严的表现,会慢慢迫使行业集中度提高,小产能逐渐被剔除。二者会进一步逼迫药企把重心转移到创新上,这也是成熟药企在未来市场中的立足之道。


因此提升自身研发实力、提高创新水平、丰富产品管线和做好战略布局尤为重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优势资源的战略合作,力争抓住发展机遇,就有望在未来打开和创造出新的一片天地,这也是仿制药企业必须经历转型的过程。

本文来源:药智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