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六大慢病纳入医保范围、增加慢病医保定点药店……一系列利好药店慢病管理的新政,使药店慢病管理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米内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降压、降糖、降脂及其他心脑血管等慢病用药销售规模421亿元,占药品销售17.2%的市场份额
精彩内容
六大慢病纳入医保范围、增加慢病医保定点药店……一系列利好药店慢病管理的新政,使药店慢病管理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米内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降压、降糖、降脂及其他心脑血管等慢病用药销售规模421亿元,占药品销售17.2%的市场份额;2020年可望达到438亿元的销售规模、18%的市场份额。在向专业回归的趋势下,慢病管理无疑是药店做好专业服务、提升业绩的理想突破口。
带量采购在全国的普遍实施将使药店的高毛模式逐渐走向式微,药店必须围绕最大的客户群——慢病患者做好服务,以增强黏度,带动药品销售和相关业务的提升。12月10日下午,2020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米房会年会举行期间,由米房会常务副会长、标点股份副总裁程谋主持,围绕“慢病”这个主题,对其市场变化趋势、工业如何为终端赋能、药店的慢病服务怎样落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销售规模438亿!2020慢病市场有这些新变化
慢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并呈年轻化趋势,而医保制度改革带来了利于慢病用药销售增长的利好,2020年零售市场慢病产品的销售有哪些新的变化和特征呢?会上,米内网零售中心总监林赟主要分析了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降糖、降压、降脂及其他心脑血管用药的市场表现和发展趋势。总的来说,2019年降压、降糖、降脂及其他心脑血管等慢病用药占药品17.2%的份额,预计2020年将升至18%,销售规模达到438亿。从销售规模看,降压药>其他心脑血管用药>降糖药>降脂药;从成长性来看,化学药好于中成药;从消费者关联购买的情况看,4个品类都有相关性。此外,集采对慢病用药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中标品种销售有一定下滑,非中标品种却“风生水起”。
林赟具体分析到,在降压药市场,受疫情影响,2020年降压药的涨幅有所反弹,前三季度相同药店降压化学药增长了4.7%,随着冬季的到来,降压市场仍会持续增长。在糖尿病用药市场,2020年整个市场增长不高,原因与国家集采品种降价有一定关联。非胰岛素类降糖药占据65%的市场,品牌相对集中。相对而言,糖尿病中成药受疫情的影响较大。降脂药市场方面,不管是化药还是中成药品牌集中度均较高,前20品种已接近95%的市场,中西药均比2019年前三季度同期有所增长。其他心脑血管药方面,中成药占绝对主导地位,但化学药的增幅要好于中成药,相对而言,其他心脑血管药的市场比较分散,血塞通软胶囊则表现突出,近两年增速迅猛。
求突破!服务流程、系统建设、落地前后讲究多
一直以来,大部分药店的慢病管理都流于形式,找不到突破口。米房会赋能合作单位、卡思普蒙总经理温益博认为,想做好慢病管理,首先要征服处方患者,做好专业药学服务。只有做好专业药学服务,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专业的药学服务流程分三步:一是快速拿药(150秒20种药品);二是专业药嘱;三是联合配伍(最具生产力的一个步骤)。专业的药学服务流程和常见病速诊与联合用药,构成了专业药学服务(PPC)模型的必要前提,只有做好这些方面,才能保证会员管理、慢病管理的有效性。
在华人健康药店商学院执行院长郑重看来,促进处方药销售,必须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他以安徽国胜大药房63家慢病门店的成功运营为例,指出软件系统的开发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而非从销售的角度设计功能。药店可通过自研、引进等方式,借助信息化技术工具,实现个性化会员服务、社群营销、用药建议自动推送等服务模块。慢病服务的本质是提升服务力与专业力,业绩应该是服务力与专业力的附属品。
在谈慢病服务落地路径之前,湘麓医药学校董事朱绮瑶提醒想开展慢病服务的药店,首先要考虑清楚:企业的资源、精力、人力等是否足够,不过即使条件具备,还要清楚明白如何动手,一旦决定做就不要轻易放弃。朱绮瑶指出,慢病项目管理包括三大核心路径:(1)专业人员培养路径。包括专业体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等;(2)会员服务路径。建立连接、提高信任与依从性、实现价值;(3)项目推动落地路径。包括管理理念、组织管理机构、推动绩效体系等。此外,还要用好信息软件工具,如档案记录快速搜索、商城链接精准营销、ERP系统无缝对接、用药方案远程把控等。
找合作伙伴!首选有心有实力者携手同行
有实力的品牌工业,往往拥有丰富的医学资源和服务,可以给药店在医生资源、体系搭建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帮助。
针对工商双方加强慢病管理合作的问题,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莉表示,当下是零售药房天时地利人和全面发力慢病管理的好时机,通过慢病管理将药店从价格服务时代转型升级到价值服务时代。在医生/医院—健康服务商—零售药房的基础医疗链中,工业企业位居健康服务商的中间角色,起到强有力的纽带作用,将医疗资源和慢病产品输送到零售药房。零售药房作为慢病管理载体,应进一步发扬覆盖范围广、提供支付接口、服务力量、客流量大的优势。她还介绍了天地恒一制药以学术带动临床-临床培养长期广泛用药人群-进而带动零售市场发挥药店便利性的“一体双翼全终端”战略优势及其重点产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并提出了多个慢病控制的具体指标。” 润都股份制剂营销版块-民彤医药市场部总监孙毅国认为,我国的慢病控制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加强供零在慢病服务领域的合作,既是共赢的需要,更是责任担当。作为一家现代化高科技医药企业,润都股份在药店终端的慢病赋能模式已取得一定经验,其幽门螺杆菌门店筛检项目、高血压动脉硬化检查项目已在药店终端全面推进落地。
谈体会!“专业”不是做慢病的瓶颈
做好慢病服务是连锁转型升级的必修课,也是药店回归药学服务本质的重要一环,更是未来决胜的主战场。慢病管理的突破口在哪?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未来之路该如何走?在湖南信海康医药咨询董事长李彬的主持下,米房会首席专家、湘麓医药学校校长易军,米房会·四川理事长、成都科伦大药房连锁总经理杨焱,米房会·陕西理事会副理事长、陕西众信医药超市连锁股份董事长乔元辉,广东众生药业股份副总裁刘霜分别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发表了看法。
易军认为,“专业”并不是瓶颈,关键的问题在老板身上,导致体系落不了地。不少药店表面上重视,但骨子里却没有真正认识到慢病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其实只要你去做了,一定会有收益。”易军建议,如果药店要启动慢病管理服务,一定要借助外力。路径有3点:一是要老板亲自挂帅,至少是管营运的负责人;二是不要贪多做过多的病种,少量试点,树“明星”;三是积累经验,成熟后才去推广。
谈及自己企业的情况,乔元辉坦言,目前众信的慢病管理做得比较一般,只做了糖尿病的慢病服务。对于未来,他认为药店始终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要多做调研了解患者需求,坚持探索,借助科技工具,对不同的慢病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杨焱同样认为慢病对社会药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增长极,他建议连锁可以从3方面行动:1、做投入产出的预算;2、搭建慢病管理的团队;3、寻找外部支持。
对于慢病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刘霜认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慢病的诊断标准和服务标准不一致、店员筛查的患者基础信息不完善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至于突破口,刘霜认为,未来单店会是慢病的蓝海市场。工业可以做的,就是争取不掉队,不一定要给大连锁“锦上添花”,给中小连锁“雪中送炭”也是一种选择。
结语
在药店分级分类管理、药品集采、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等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药店面临的挑战可谓前所未有,向专业回归是大势所趋,而当前需要迫切解决慢病管理落地的问题,才能杀出“重围”,赢得先机。
本文来源:米内网 作者:婕妤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