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药品 >
  5. 正文

百元支架时代开启!我们真要实现「支架自由」了吗?

本文作者:伊洛 近日,首次「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天津现场报价开标,气氛之紧张堪称药企高考。 此情此景,基本再现了  2018  年 12 月,首轮药品 4+7 集采时的惨烈场景,场外有药代直呼:「种个睫毛都不止这么点!」 随后,拟中选结果公

本文作者:伊洛

近日,首次「高值医用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天津现场报价开标,气氛之紧张堪称药企高考。

此情此景,基本再现了  2018  年 12 月,首轮药品 4+7 集采时的惨烈场景,场外有药代直呼:「种个睫毛都不止这么点!」

随后,拟中选结果公布。不出所料,11 家企业的 26 个品种在囚徒困境下,拼命争抢 10 个中选名额,只得纷纷报上「底裤价」——此前给人印象昂贵的冠脉支架,中标价格从万元水平降低到数百元。


最令人震惊的当属国产山东吉威的 EXCROSSAL,从之前省标的 1.35 万元直接跳水降价 96% 到 469 元,拔得头标。

外企此次也格外积极,杀价力度丝毫不逊于国内企业。美敦力将 Resolute Integrity 从省标的 1.9 万元,降价 97% 报出 648 元低价;波士顿科学也有两款产品报出 776 元低价,双双中标。

本次 10 个拟中选产品(Insight 数据库制图)


蓦然回首,令人不禁感叹:万元支架的时代已成过去式,我们真的要实现「支架自由」了吗?


涉及 2408 家医疗机构,买哪家的支架怎么分?

和药品集采在每个省只有一个中标厂家不同,冠脉支架的选择将更加复杂。

本次集采一共涉及 2408 家医疗机构,整体而言,医院在前 10 个中选产品基础上,有一定自主选择权,也有强迫使用最低价中标产品的情形。

A. 医院按早先统计上报的冠脉支架使用品牌及数量为基础,其中 10 个中选产品自动纳入协议采购量。

B. 对于报送清单中不是 10 个中选产品的支架采购量:

01. 不少于 10% 必须分配给报价最低 469 元的山东吉威;

02. 在剩余的采购量里,医院在以下中选产品中自主决定分配量:

  • 报送过需求;
  • 报价第 2~5 低的易生科技、上海微创、乐普、美敦力的 4 款产品;
  • 比报送过需求的最低价中选产品价格更低的产品。

C. 医疗机构报送需求产品都不在 10 个中选产品目录(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在报价前五的产品中自主决定分配量,其中拔得头标的山东吉威 469 元产品不低于 10%。

不过,这次没有中选的产品也没有完全堵死使用通路。

本次集采涉及的 2408 家医疗机构,按照规则在 2 年采购周期内,优先采购 10 个中选品种并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在此基础上,可以按所在省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管理有关规定,适量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冠脉支架。

2019 年,国内各种材质冠脉支架采购量 165 万个,联盟内 2408 家医疗机构在完成自身上报使用数量的基础合计 107 万支以后,理论上是可以使用非中选产品的。不过,这也要看各省乃至各个医院出台的具体政策,产品价格是否强制下降、报销比例是否强制下降等等,都有待明确。

同时,未参与报量的医疗机构,比如一些私营医疗机构,似乎也不受限制。


图源网络


市场轰然萎缩,国内一大批企业面临生死存亡

2004 年之前,国内冠脉支架市场完全被欧美产品垄断,价格高达数万元每支,经过近20年发展崛起了微创、乐普及吉威三大国产企业,国产支架已初步完成了进口替代,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在 70% 左右。

带量采购的基础是国产质量及品质的达标,很难想象如果在只有外资企业垄断的细分领域,他们会如同冠脉支架一样积极降价。

此次波士顿科学、美敦力两家外资企业能够降价拼杀,国内企业所给予的竞争压力功不可没。

高值医疗器械领域,由于品牌、手术黏性壁垒,国内企业追赶外资往往更加艰辛,需要付出更长时间的努力,其实是需要现金牛业务支撑研发的。

波士顿科学 2019 年中国区营收结构分散,且仅占全球营收 5%

此次集采之后,上百亿的冠脉支架市场将会轰然萎缩为 10 亿级别的市场。

对于波士顿科学、美敦力这些全球性企业,产品线宽广、中国市场占比不高,根本不会伤筋动骨。

但对于不少国内产品线单薄仍处于追赶期企业,可能就要面临生死存亡问题,不可避免减缓其他医疗器械领域追赶步伐。

患者、企业、医生、医保资金安全,数者的利益平衡,需要更加精妙的平衡。唯低价,短期内有利于底层低收入患者,但中长期来看,可持续性需要更深入的评估。


避免诊疗变形:按下葫芦浮起瓢

无须讳言,药品及支架集采落地,心内科收入很可能受到很大打击,有必要提升目前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

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从公开资料看也确实被国家医保局列入工作重点任务,但似乎总是不尽如人意,受到相当多掣肘。

价格调整主要在地方政府,总是考虑到患者和医保的支出、物价总水平的指标变化、社会稳定等等,却少有考虑不正视医疗服务正当合理的收入,造成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则不可避免地付出更多代价。

如果长期缺乏阳光收入,可能造成一些临床诊疗行为变形。

之前冠脉介入通过目测支架型号,现在认真做 IVUS 或者 OCT;以前一天做 20 台手术,现在一天 10 台精耕细作;介入无植入,采用药物球囊可好?

2019 年,医保局、卫健委、财政等部门就已发文,要求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期待各地能有更加精妙的落地措施。


怎么说服患者使用中选产品?

最后,这一中标结果预计将在 2021 年 1 月各省逐步落地执行,造福患者。

落地执行后,怎么尊重患者的选择意愿,同时保证集采量使用完成,将是各个医院重要任务,一线的医生可能承担相当繁重的沟通责任。

考虑到医院有一部分量是要求强制使用中标的支架产品的,如果患者执意选择非中选、更高端的产品,目前似乎并没有相关的机制能够让医生拒绝。

后续各省有可能自行出台各项政策,给予非中选产品更低的报销比例、强制降价挂网、按病种付费等措施,来鼓励患者乃至医院选购中选产品。

早先有议论担心中标产品质量问题,本次 8 个中标的厂家多为主流大厂,包括美敦力、波科等外企,产品也多在市场行销多年。

此次方案中,也明确企业责任「患者因使用中选产品生产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按照相关规定,由中选企业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不过,如果最终没有完成带量采购的意向采购量,也希望医保局、卫健委也能更加宽容对待医院及医生。(策划:gyouza)


关于冠脉集采 你还可以看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 试用 Insight 数据库

本文来源:insight数据库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