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职场 >
  5. 正文

大批公立医院连年亏损,国家卫健委怒了:规范医院成本核算!

公立医院市场迎来大颠覆 作者:雷公 来源:健识局 全文 2135 字,阅读需 6分钟 “大干100天,门诊200万,病床超九成” “确保医院门诊量全省第一(全国前十)” 这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其背景是:江苏省中医院在2020年第三季度某次周会上的倡议口号

 

 

 

 

公立医院市场迎来大颠覆



作者:雷公
来源:健识局
全文 2135 字,阅读需 6分钟

 

 

 

“大干100天,门诊200万,病床超九成”
“确保医院门诊量全省第一(全国前十)”

这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其背景是:江苏省中医院在2020年第三季度某次周会上的倡议口号,并推出“周日门诊”“午间门诊”“夜门诊”等服务,延长了医院的门诊。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省级中医医院,确立“200万门诊”的业绩考核,折射出公立医院在新冠疫情之后的生存危机。这并不是孤例。2020年6月,大庆龙南医院心内科医生葛峰曾公开表示,哈尔滨某知名医院负债70亿元。

根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中国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90.8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6.1%; 人均住院费用为9848.4元,同比增长6.0%。

尽管从数据上来看,公立医院的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连年上涨,但大批公立医院还面临亏损。

2020年4月,一项对山东省公立医院运营的调查显示,受访的62家各级医院中45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若疫情持续,7家医院的资金最长仅能维持一个月,10家能够维持两个月,12家能够维持三个月

公立医院此前没有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对于医院运营所需实际担负的成本并没有清晰的核算方式。但在“按病种付费”等新的医疗收入格局下,除了负责诊治的业务部门之外,各个支持部门的成本也需要详细核算,才能保证医院的财务完整。


2月3日,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通知称,细化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发挥成本核算在医疗服务定价、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将成为下一步医改的重点之一。业内普遍认为,今后医院的考核一旦发生变化,将传导至产业的另一端,相关药企要做好转型的准备,否则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6项成本进行调整
重点放在DRGs和DIP改革

此次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共十二章四十六条,主要包括:科室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6类进行调整。

目前,业界比较关心的是,如何围绕按病种进行成本核算,这源于医保支付标准是基于DRGs和DIP两种工具。

按照《规范》的要求,DRGs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和成本收入比法。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三项计算方法中成本收入比法最为成熟。


健识局获悉,成本收入比法是以服务单元的收入和成本为基础计算DRG组成本, 通过计算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各服务单元的成本收入比值,利用该比值将患者层面的收入转换为成本。

简单地说,所有的治疗方案以及医疗服务都将自动归纳成固定价格,计算各服务单元的成本收入比值。

事实上,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是通过不断的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满意,从而增加医院的就医患者,使医院保持旺盛的现金流。

 

而DRGs成本核算的优势在于,能明确知晓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盈利能力,找到亏损服务的关键所在,才能做到控制医疗服务成本。

此番国家卫健委将在所有公立医院展开按病种的成本核算,无疑将会推进全国DRGs改革的步伐。

业内普遍认为,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实施,将彻底改变公立医院的医疗行为,降低不合理用药比例,促进药企提升产品价值,以最终达到医保费用可持续。

而这项改革措施对药企来说,将彻底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重构中国公立医院市场格局。

市场迎来颠覆
医院结合实际探索核算方法

推动成本核算的改革,是希望公立医疗机构摆脱“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依靠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早在2019年5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通知,确定了北京、天津、河北省邯郸市等30个城市作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试点城市。

按照规划,该试点项目将到2021年底完成,这意味着 今年将是DRGs试点改革的收官之年 。倘若改革顺利,今后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国家卫健委此番出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是从制度上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和利润都更透明化。

除了按病种成本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成本核算之外,本次《规范》还公布了科室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等核算项目。

 

《规范》明确科室成本核算,医院应当按照服务性质将科室划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医院开展科室核算时,应当将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到科室单元。

同时,《规范》对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明确采用三级分摊后测算。对明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采用作业成本法、成本当量法、成本比例系数法等方法计算单个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尽管罗列出诸多成本核算的方法,不过《规范》也明确表示, 医疗机构可结合实际探索适当的计算方法。

本次《规范》自2021年2月3日印发之日起实施。今后公立医院的运转将摆脱原有依靠政府补贴以及“以药养医”的管理模式,中国公立医院市场面颠覆即将到来。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雷公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