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职场 >
  5. 正文

创业20年没做出一个新药,中国有没有耐心等待“再生元”?

疫情时代,谁最挣钱? 辉瑞、科兴等全球普遍接种的几款新冠疫苗都创下百亿美元级的销售额。其中辉瑞mRNA疫苗全球销售额已达368亿美元,莫德纳mRNA疫苗达177亿美元。 至于新冠治疗药物,卖得最好的不是吉利德,不是礼来,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一家药企。 2021年,

疫情时代,谁最挣钱?

辉瑞、科兴等全球普遍接种的几款新冠疫苗都创下百亿美元级的销售额。其中辉瑞mRNA疫苗全球销售额已达368亿美元,莫德纳mRNA疫苗达177亿美元。

至于新冠治疗药物,卖得最好的不是吉利德,不是礼来,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一家药企。

2021年,再生元的新冠病毒鸡尾酒中和抗体REGN-COV2收入为75.74亿美元,高于瑞德西韦的55.6亿美元,也远高于礼来中和抗体的22.39亿美元。

这是一家有传奇色彩的生物制药企业:创业20年,才有一款产品上市。这20年里,再生元完全依靠自研,不靠引进、不靠并购,完全靠着一股执念继续。

如今成立30多年了,再生元收入重头只靠三款重磅药品。

耐得住科研的寂寞,用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换取市场的认同和同行的尊重。这才是biotech公司应有的态度。

做基因泰克没做过的

1988年,美国纽约。34岁的伦纳德·施莱弗拒绝了导师的再三挽留,辞去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教职,创办了再生元。

带着美林投资提供的100万美元启动资金,施莱弗找到了“同辈中最优秀”的青年学者乔治·雅克波罗斯。28岁的雅克波罗斯刚从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医学和免疫学博士双学位,导师很器重他,认为他的学术之旅“前途无限”。

当时,在美国创办一家biotech还是有难度的事情。创业对生活和科研条件优越的美国学术界来说,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施莱弗看中雅克波罗斯,是因为雅克波罗斯的父亲不希望自己才华横溢的儿子“选择一份低薪职业”。

最终,两人一拍即合,开始招兵买马。几个月后,一位迫于生计的物理学家愿意转来生物行业试一试。两年后,再生元终于组建起了核心研究团队。

再生元公司英文为Regeneron,取自regenerate(使……再生、革新)和neuron(神经元)两个单词,意为“使神经元再生”。

施莱弗最初想研发神经系统药物,因为他看到,基因泰克的研发管线里面并没有神经系统药物,他想做差异化竞争。

神经性系统疾病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开发难度也大,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已经被发现了100多年,但到现在人们都没有弄清它的发病原因。

1989年,再生元在纽约州的威彻斯特建立了一个占地1万平方英尺的大型实验室,开始从事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很快,再生元的研发团队接连发现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两项突破。

相关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后,安进看中再生元,投资了1500万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

1991年,再生元成功年登陆纳斯达克,募集资金达9160万美元。当年美国共有121家biotech上市,累计融资金额38亿美元,再生元拿到的钱是平均数的3倍。

拿到钱后,再生元干劲十足,开始研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药物,也就是“渐冻症”。没想到在3年的研发后,再生元失败了。1994年,再生元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两个项目都没成功通过临床试验:一个不安全,毒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另一个则疗效不佳。

接连两次受挫,让再生元陷入成立以来的最大经营危机,一度只能依靠裁员止损。

第一个爆款

2013年,《福布斯》杂志的记者在再生元总部参观时,见到了雅克波罗斯本人。这位科学天才看起来像是个“住在实验室的人”:满脸胡茬、系衬衫的腰带上破了个洞,办公室的白板上写满了东西,甚至还有孩子们来看他时的留言。

雅克波罗斯的忙碌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此时的再生元刚刚推出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爆款产品眼科药物阿柏西普。

1990年代,失败的不只是再生元。

同时期美国的生物科技公司也纷纷遭遇来自市场的质疑。当时临床失败、产品销售额不及预期者比比皆是。就以败血症为例,在此折戟的明星biotech少说也有5、6家。美国的第一批生物科技公司没能兑现自己当初的业绩承诺。

投资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这一只脚到底是踏上了前沿科技的列车,还是看不到尽头的金钱黑洞。

但在最难的日子里,再生元也没有放弃自己搞研发。那位《福布斯》记者后来回忆道:施莱弗一直在保护雅克波罗斯免受来自投资者的诘责,他相信自己这位搭档的才华,认为他做出成果“只是时间的问题”。

1995年,施莱弗为再生元请来了另一位“大佬”坐镇:原默沙东CEO瓦格洛斯。他曾掌权默沙东10年,让公司营收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并以“700万美元的低价”,为中国送来乙肝疫苗。

瓦格洛斯重整了再生元的研发格局。他认为,再生元对人体细胞的研究非常有优势,不应将管线局限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这一指导思路下,再生元2008年拿出了罕见病药物Arcalyst。这是公司创业20年后正式上市的首款产品,是一款治疗复发性心包炎的药物。

2011年底,再生元终于打开了财富大门:再生元出技术,拜耳出钱开发的阿柏西普上市了。

阿柏西普主要用于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直接竞争对手是基因泰克研发的雷珠单抗。施莱弗在创业之初不想和行业老大基因泰克正面对碰,如今过去20多年,再生元有了叫板的底气。

阿柏西普上市第一年就卖出了8个多亿美元,到2021年其市场占比已接近50%,全球销售额达到93.85亿美元。而如今归入诺华手中的雷珠单抗,2021年销售额只有35.1亿美元。

数据来源:再生元年报

可以说,阿柏西普真正救了再生元。2011年是再生元上市的第20个年头,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净利润一栏依然是负数。直到阿柏西普上市的2012年,再生元的业绩才开始一路水涨船高,2021年营收达到160.72亿美元,已跻身行业头部。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不论科学家和投资人,连续20年的蛰伏都是难以忍受的。

持续输出的能力

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如果只是想获得市场的认可和关注,一个爆款或许就能实现。但想要长期发展,这还远远不够。

施莱弗和雅克波罗斯显然都明白这个道理。在搞研发这件事上,再生元一直有两个特点:只做自研,以及开发平台。

公司成立的前34年里,再生元没有做过一项收购,而是凭借技术优势,采取与拜耳、赛诺菲、罗氏等大企业合作开发的策略。这使得再生元在解决了研发资金问题的同时,也能拿到这些合作伙伴在授权地区的销售分成。

以其与拜耳合作的阿柏西普为例,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市场由再生元自己负责,而美国以外的市场则交给了拜耳,而这部分的销售利润由两家企业平分。2021年,阿柏西普美国以外市场的销售额已达36亿美元,占到总销售额的40%左右。

再生元的平台策略则相当成功,Trap、Veloci两大技术平台,基本能够覆盖药物开发的整个流程。换句话说,这公司做药是由面到点,相当于解决了“底层技术”的问题,并将其应用到多款产品的研发工作中,从而降低研发成本。

新药研发九死一生。《福布斯》杂志曾统计,大部分药企在每款药物上投入的研发费用平均在43亿美元左右,而再生元的成本投入只有7.36亿美元。

再生元与赛诺菲联合研发的度普利尤单抗就是由公司的研发平台孵化出来的。这款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2021年时其全球销售额达62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再生元对“平台”的探索显然还不止于此。2014年,再生元创立遗传学研究中心,并与诸多biotech公司在基因疗法、RNAi疗法、基因编辑、CAR-T等领域开展合作。

2020年,再生元与“基因编辑三巨头”之一杜德娜合作,与她创立的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合作开发利用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治疗疗法,开发对A型和B型血友病的药物。

再生元也开始打破自己闷头研发的传统。今年4月19日,再生元宣布以2.5亿美元的总金额收购从事新型癌症免疫开发的Checkmate Pharmaceuticals。再生元称,这笔收购将拓展公司在“难治癌症潜在疗法中的研发能力”。

但无论是合作还是收购,再生元始终未曾偏离技术、研发探索这条轨道。雅克波罗斯曾在2013年表示,公司一直以来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未曾改变过方向,只是将它们提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而已”。

当下,美国biotech所经历的跌宕正在中国上演。在经历了政策鼓励、资本助推等一系列高昂情绪之后,市场对待中国医药行业的态度开始变得审慎。洗牌在即,谁能活下来成为最令外界好奇的新问题。

中国的biotech故事,也需要这样实力叠加坚持,再等待一个幸运。

 

文 |  古月   运营 | 莫羽汐    图|视觉中国
医事药闻  点击健识局公众号

涨点健识 关注健识局视频号!

  
——  往期文章推荐  ——
医改目标迟迟未达成,医保局力推DRG,高值耗材暴利终结

为了挣钱,CXO活成了同一个样子

新事 | 世卫组织强烈推荐辉瑞新冠药

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扫码加我:进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转载开白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古月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